凌晨两点。
凌夜在租住的单身公寓里辗转反侧。老旧空调发出沉闷的嗡鸣,却驱不散他心头的寒意。
那个声音——冰冷、精准、直接切入意识的声音——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脑海里。
【谎言。】
短短两个字,推翻了一个已经结案的“意外”,也推翻了他二十多年来对世界的认知。
他猛地坐起身,打开台灯,从公文包里抽出那份“城南便利店劫杀案”的卷宗。灯光下,案卷封面上死者的名字——黄明——显得格外刺眼。
“都是幻觉,工作压力太大了。”他喃喃自语,试图说服自己。
但当他手指触碰到现场照片时,那种异样的感觉再次袭来。不是通过眼睛看到,而是某种直觉在尖叫——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按照常规方式重新审视案卷。
现场是一个标准社区便利店,面积约四十平方米。前门在案发后从内部反锁,后门通往小巷,但长期废弃且被货架堵死。唯一的窗户装有防盗栏,毫无破坏痕迹。
完美密室。
警方报告结论:凶手很可能在作案后从正门离开并巧妙反锁——尽管无人知晓如何实现这一点。
凌夜皱眉。这解释太过牵强。
他继续翻阅现场勘查照片。货架东倒西歪,商品散落一地,搏斗痕迹明显。收银机被撬开,现金不翼而飞。一切似乎都指向抢劫杀人。
然而,当他仔细研究血液喷溅形态时,那种违和感又出现了。
“左侧第三排货架,监控盲区...”他无意识地重复着脑海中那个声音的话。
他拿出尺子,在放大的现场照片上测量。果然,正如那声音所说,血液喷溅源与第一次撞击点之间存在微小的偏差。如果不是特别指出,几乎无人会注意这个细节。
“凶手身高约185公分,左利手。自受害者后方偷袭,伪造正面攻击现场...”
凌夜感到脊背发凉。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整个现场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但他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来路不明的声音?万一这只是他自己的妄想呢?
挣扎许久,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电话那头传来慵懒的女声,“凌夜?你知道现在几点吗?”
“抱歉,林薇。有个专业问题想请教你。”凌夜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说吧,谁让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呢。”电话那头的女孩打了个哈欠。林薇是市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对创伤学颇有研究。
“如果一个身高178公分的人,右手持刀从正面攻击一个身高175公分的人,颈动脉破裂,血液喷溅轨迹应该是怎样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林薇正在思考。
“你这问题真够瘆人的...不过根据角度和压力,应该是呈扇形向上喷溅,主要覆盖区域在凶手上半身和正前方地面。怎么了?检察院还教这个?”
“那如果...喷溅源和第一次撞击点有偏差呢?大约5公分。”
“5公分?”林薇的声音变得严肃,“那就不太正常了。除非凶手比预估的高很多,或者...攻击方向根本不是正面。你从哪里看来的案例?”
凌夜没有回答,继续问:“如果是左利手从后方攻击呢?”
“那血液喷溅会完全不同!主要向前方和两侧喷溅,凶手身上几乎不会沾到血。凌夜,你到底在查什么?”
“谢谢,改天请你吃饭。”凌夜匆匆挂断电话,手心全是冷汗。
那个声音说的,居然全是专业的医学事实。
他颤抖着拿起现场照片再次细看。如果是从后方攻击,那么货架的倒塌方向、物品散落模式...全都需要重新解读。
【监控并非未拍到,而是被替换了时间片段。】
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凌夜没有惊讶,反而有一种毛骨悚然的认同感。
他急忙翻到技术报告部分。监控系统日志显示,案发时段系统运行正常,但存储记录缺失。技术人员的解释是“可能系统自动覆盖”。
但案卷附录中的维护记录显示,案发前36小时,系统有一次非官方的维护记录,维护方是“星海科技”——一家已经注销的公司。
太巧了,巧得不像巧合。
凌夜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深渊边缘,即将揭开可怕的真相。但他别无选择——那个死去的年轻人需要真相,而他似乎是唯一能听见真相回响的人。
第二天一早,凌夜顶着一夜未眠的憔悴面容来到检察院。
“凌夜,你看起来糟透了。”指导检察官张维皱眉看着他,“昨晚没睡好?”
“研究了会儿案卷,张检。”凌夜谨慎地回答。
张维点点头,没再多问:“正好,把这些2003年的经济案卷归档一下。月底前要整理完。”
又是一堆枯燥的整理工作。但凌夜现在的心思全在那起便利店劫杀案上。
午休时间,他借口外出吃饭,悄悄来到了案发现场——那家已经重新营业的便利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都市心谎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都市心谎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