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风起云涌,与东晋并存,多少英雄人物,脱颖而出,曾中流击楫,曾醉卧东床,曾踏冰渡海,曾一见倾心……他们站在历史的潮头微笑,如今都已随波而去,不再回头………
随着东晋的灭亡,五胡十六国的烽烟也到了尽处,南北朝缓缓而来……
如今请携秋月春风,破船载酒,畅饮一壶南北朝,其中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话说灭了东晋的刘裕,是什么大人物吗?你可能会说,没听过啊?
那您听过辛弃疾的名句没有,就是那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对,说的就是刘裕。
宋武帝刘裕出身如何?
四个字:寻常巷陌,
三个字:特别苦。
两个字:没妈!
反正,生下来,差点被扔了,亏得姨妈救助。
之后干了老刘家的老本行,卖草鞋,又不学好,还进过大牢。
但是可别妄下断言,以为这孩子没法要了,人家逆袭了!最后灭了六位皇帝,了结了东晋,登顶皇位。
具体过程,请看《晋末风云录》,我就不啰嗦了。
当了皇帝挺好的。
但是随着年龄增加,也心有不甘,他都当皇帝了,还有啥烦心事呢?
最大一件,没能统一华夏!这多大事呢!
这一日他坐在太极殿思想起了第二次北伐,开局蛮好的,势如破竹!谁知道,老天爷不知道怎么合计的,“”咔嚓”一声,把他的膀臂撅折了!
刘穆之死了!
他没办法啊,没刘穆之不行啊!他含泪收兵,回了江南,结果就坏了醋了,他手下王镇恶、沈田子、朱龄石等百余名大将全部身死关中,几乎打光了自己的全部家底,这个闹心啊!
不甘心!
现在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只有半壁江山,对于每一个有理想的皇帝,都是遗憾啊!
谋划第三次北伐!
他抖擞精神,仰天长啸,我!刘裕!那可是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之一,一个追杀数千人都不在话下!兵法战策无一不通,统一华夏,舍我其谁!!!
赫连勃勃,拓跋嗣,都算个鸟啊!
然后,他就病倒了!
他不得不歇菜了,找来大臣谢晦,商量一下储君人选吧!
谢晦也不是一般人,威名赫赫,尤其是为刘宋开国那是出了不少力。
如今在朝中,炙手可热。每天前来拜会他的门客络绎不绝,如过江之鲫,来回的穿梭!
他家门前经常堵车!
刘裕对谢晦可谓是极为重视。
这其中缘由众多,主要有三个。
首先便是谢晦祖上风光!人家贵族出身,来自于陈郡谢氏!
你要问:“谢氏怎么了?”
没怎么,听过那句诗没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就是这个谢家!
再者,谢晦乃是由故人刘穆之所推荐。刘裕对刘穆之没得说,虽然刘穆之去世了,一想起来,他还会掉眼泪,愤恨不平呢!所以刘穆之极力举荐之人,他是很看重的。
谢晦顺风顺水的,可也遇到一件糟心事,他堂兄去世了,给他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透着股警戒之意。
大意就是你别看你哥我病入膏肓,一命呜呼了,可是我是寿终正寝啊!弟弟你可长点心吧!权臣那么好当呢?有几个善终的?差不多得了,撤吧!
谢晦能听吗?
咱只能说,各有各的考虑!
听闻刘裕寝疾,谢晦肯定得入宫探病,端茶端水伺候。
谢晦本人生得俊美非凡。
只见他鬓发乌黑如墨染一般,浓眉大眼,轮廓分明,微微一笑便能让人如沐春风;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风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副好皮囊之下还藏着不少智谋韬略和一颗不屈之心!
此时,正值公元 422 年,阳春三月,刘宋武帝刘裕,这位曾经叱咤风云、赫赫功勋的雄主,如今却被重病缠身,生命之火摇摇欲坠。
与领军将军谢晦一同来的,还有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以及护军将军檀道济等几位朝廷重臣。
在宫里,一位位神情肃穆,步履谨慎,这几个人都是刘宋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位高权重,声名远扬。
在这个寂静的时刻,没有人说话,但彼此之间的眼神交汇和细微动作却在传递出一种无声的默契。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刘裕驾崩,他们便会成为辅佐新君、稳定朝局的关键人物。
刘裕此刻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了,料想时日无多,怕身后兵乱,派大将檀道济即刻出任镇北将军、任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坐镇淮南,兼领各路军马。
刘裕还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得到儿子的时间相对较晚,儿子们都挺年轻。
而且他还是是个慈父,对孩子们疼爱有加、宠溺纵容。
估计加猜测,当年,刘裕出身寒门,家境贫苦不堪,生活过得没人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