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一清心潮起伏之际,苏明月似乎不经意地朝他们这边瞥了一眼。
随即,她对周老和沈总低声说了句什么,便引着他们向古玩社成员所在的区域缓步走来。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周老,沈总,孙姨,”苏明月声音清越,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给几位前辈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我们华清大学古玩社的精英社员,对传统文化和器物鉴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初步的研究。这次带他们来,也是希望年轻人能开开眼界,感受一下真正顶级藏品的魅力。”
她的介绍简单直接,却瞬间将一群学生推到了京圈顶级藏家的面前!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近距离接触核心圈层的机会!
周老目光如电,扫过这群略显局促的年轻人。沈总则保持着温和的微笑,点了点头。孙姨的目光带着些许好奇,在几个女生身上转了转。
“年轻人,多看看,多学学,是好事。”周老声音洪亮,“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是从看热闹开始的。苏丫头有心了。”
“是啊,”沈总接口道,目光扫过展柜,“能在苏家‘云水阁’开眼,是你们的福气。好好把握机会。”
苏明月微微侧身,对社员们道:“有什么问题,可以大胆向几位前辈请教。机会难得。”
她的话语带着鼓励,却又清晰地划定了界限——是“请教”,而非“交流”。
立刻有胆子大、家世背景也相对不错的社员,抓住机会向周老请教关于一件商代青铜器铭文辨识的问题。
周老兴致不错,简明扼要地指点了几句,引来一片崇拜的目光。
张一清站在稍后的位置,没有贸然上前。
他深知自己的斤两,在这种场合贸然开口,只会自取其辱。
他更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吸收着这个顶级圈层的言谈举止、交流方式,以及他们看待这些无价之宝时那种近乎平常的心态。
就在这时,苏明月的声音在他身边不远处响起,似乎是在对沈总介绍一件刚走到近前的展品——一件造型端庄、釉色肥厚、开片如冰裂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这件梅瓶,沈总应该熟悉,三年前伦敦苏富比那场‘东方遗珍’专拍的封面。当时竞争很激烈。家父认为它代表了元青花民窑瓷器的巅峰水准,釉料配方独特,画工虽不及官窑精细,却带着一股难得的民间活力……”
沈总点头附和,两人低声交谈着专业术语和拍卖往事。
张一清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梅瓶吸引。在玉虚诀的视野下,那梅瓶周身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如同水波荡漾的靛青色光晕,纯净而内敛,证明其年代和品质确非凡品。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瓶身一处不起眼的接胎痕时,心头却微微一动——那里的光晕似乎有一丝极其细微、难以察觉的滞涩感?
若非他此刻全神贯注且玉虚诀修为有所精进,几乎难以发现!
这感觉……极为的隐蔽,几乎与器物本身融为一体。
难道……这件苏家重金购回的元青花梅瓶,也被人动过手脚?是修复痕迹?还是……更高明的做旧?
这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让他瞬间一惊!
苏家的展品,怎么可能有问题?是自己看错了?还是这做旧手段高明到连苏家都瞒过了?
他不敢确定,更不敢声张。
在这种场合,质疑苏家的展品,无异于自掘坟墓。
他强行压下心头的惊疑,将目光移开,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聆听苏明月与沈总的交谈。
这趟观展之旅,带给他的,远不止是震撼和开眼。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苏明月与沈总关于元青花梅瓶的交谈仍在继续,专业术语和拍卖往事交织,勾勒出顶级圈层特有的信息壁垒。
张一清却如同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僵立在原地。
玉虚诀视野下,梅瓶接胎痕处那丝微不可察的滞涩感,如同平静湖面下潜伏的暗礁,尖锐地刺痛了他的感知。
这绝非自然烧造或岁月侵蚀的痕迹!它带着一种刻意融入、却又未能完全圆融的“伪气”,手法高明到令人发指,骗过了苏家的层层把关!
怎么办?
揭穿?在苏家的地盘,当着苏明月和几位顶级藏家的面,质疑苏家重金购回的镇馆之宝?
沉默?眼睁睁看着一件被精心伪装的赝品(至少是部分作伪)堂而皇之地陈列在“云水阁”,成为苏家收藏史上的一个污点?
电光火石间,无数念头翻腾。
不能莽撞,但也不能退缩!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既能点出问题,又不至于让苏家颜面尽失的方式。
就在这时,苏明月结束了与沈总的交谈,清冷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再次扫过社员们,最终落在了张一清身上。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像两泓深潭,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穿透力。
“张一清同学,”苏明月的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展厅里清晰可闻,“刚才看你似乎对这件元青花梅瓶格外留意?是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道士下山:都市玄门天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道士下山:都市玄门天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