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要说到‘开源’了。”
陈则宏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麻纸,展开后竟是一幅简易的 “永安府资源图”,上面用木炭笔清晰地标注了城郊的铁矿、城西的荒山、河边的芦苇荡,甚至还标注了每种资源的储量和用途,
“永安府城郊有铁矿,之前一直没人开采,主要是因为缺人手。咱们可以组织流民开采,流民有饭吃、有活干,就不会闹事;铁矿开采出来后,卖给州府的铁器铺,赚的钱一部分补贴粮商,一部分充实县库,一举两得。”
“城西的荒山上可以种果树,比如枣树、苹果树、梨树,这些果树耐旱,不需要太多照料,三年后就能结果。果子成熟后,既能卖给百姓当口粮,也能做成果干、果酱,卖到外地去,又是一笔收入。既能给百姓添份收入,也能让县库多笔进项。”
“还有河边的芦苇荡,芦苇可以编席子、做纸、织帘子,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得上的东西。组织百姓收割芦苇,加工成商品,卖给商铺,赚的钱分给百姓一部分,剩下的归县库。只要肯动脑子,合理利用资源,何愁没钱?何愁县库空虚?”
这番话有理有据,连图都画得清清楚楚,细节周全,乡绅们一时语塞,没人能找出反驳的理由。
刘万山脸色难看,手指用力捻着山羊胡,胡尖都被捻得变了形,半天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只能悻悻地坐下,心里暗骂 “这小子怎么比官府的师爷还懂算计,真是邪门了”。
赵文渊坐在主位旁,端着茶杯,看着陈则宏从容应对的模样,眼中的欣赏更浓了几分,悄悄对身旁的周县令说:“周大人,我没说错吧?陈掌柜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仅懂民生,还懂经济,要是能为永安府所用,百姓定能受益。”
周县令连连点头,目光里满是赞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桌上的菜肴已经换了三波,乡绅们脸上都带了几分酒意。
周县令忽然放下酒杯,拿起筷子敲了敲碗沿,笑着提议:“今日各位乡绅齐聚,又有陈掌柜这样的才俊在,真是难得的盛会。不如咱们行个酒令,活跃活跃气氛?就以‘思乡’为主题,每人作一首诗,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只要应景就行。谁要是作不出来,就罚酒三杯!”
乡绅们纷纷应和,酒意让他们多了几分兴致。
做茶叶生意的李老板清了清嗓子,吟了首描写家乡稻田的小诗:“稻田一片黄,风吹稻花香,何日归故里,把酒话家常。”
诗句简单,却也算工整,周围响起一阵稀疏的掌声。
做木材生意的孙老板念了段怀念老宅的打油诗:“老宅院门宽,石榴栽两边,如今在外漂,常把家乡念。”
虽通俗易懂,却格局狭小,满是小家子气,更像是随口编的。
其他乡绅也陆续吟了诗,大多是描写家乡的景物、亲人,虽贴合主题,却缺乏深度和意境,没什么新意。
轮到陈则宏时,他心里咯噔一下 —— 前世他忙着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军务,哪有时间学写诗、研究文采?
还好前几日小花怕他在宴会上出丑,特意让他准备几首唐诗应急,还叮嘱他 “要是实在想不出来,就改改唐诗,换几个字,没人能看出来”。
他略一沉吟,假装思考的模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子里快速回忆着他脑中的存诗。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将李白的《静夜思》稍作修改,让诗句更贴合自己 “青州逃难来永安” 的经历:
“床前明月照他乡,疑是青州旧院光。举头望断南飞雁,低头思亲泪两行。”
诗句简单易懂,却意境深远。
“床前明月照他乡” 点明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处境;“疑是青州旧院光” 写出了对青州故土的思念,仿佛看到了老家院子里的月光;
“举头望断南飞雁” 藏着颠沛流离的辛酸,南飞的大雁能回到故乡,自己却不能;
最后一句 “低头思亲泪两行” 更是情真意切,思念亲人的泪水让人动容,让在场不少背井离乡、在外经商的乡绅都动了恻隐之心,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话音落下,正厅里瞬间寂静,连杯盏碰撞的声音都没了,只有烛火 “噼啪” 作响,火星偶尔溅起,落在烛台上。
刘万山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嘲讽 “一个商贩也会写诗,肯定是抄的” 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他想起自己方才吟的那首描写自家花园的诗,跟陈则宏的诗比起来,竟像孩童的涂鸦,粗糙又浅薄,拿不出手,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像被人扇了一巴掌。
“好一句‘举头望断南飞雁’!”
周县令率先反应过来,猛地拍了拍桌子,声音洪亮,打破了寂静,
“陈掌柜不仅懂民生、懂经济,文采竟也如此出众,真是难得的全才!看来民间果然藏龙卧虎,朕…… 本县令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啊!”
他激动得差点说错话,连忙改口,脸上满是赞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