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忙放下手里的刀子,摘下手套,用布擦了擦手,快步走出来查看。
看到农户们簇拥着一块红绸包裹的东西走来,队伍后面还跟着不少街坊,陈则宏愣了一下 —— 他认得出阿土、老周和张婶,也认得出那些经常来请教种地法子的农户。
他刚想上前询问,阿土已经笑着走上前,双手抓住匾额上的红绸,猛地一掀 —— 一块漆黑的楠木匾额映入眼帘,楠木的纹理清晰可见,像水流一样自然,显然是精心挑选的好木料;
匾额上用金粉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民造福”,金粉是用真金磨的,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哪怕离得远,也能看清那有力的笔触;
匾额边缘雕刻着麦穗、玉米、豆子的图案,每一根麦芒都刻得根根分明,每一粒玉米都饱满逼真,连豆子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一看就是工匠花了好几天心思做的,寓意着今年的大丰收。
“陈掌柜!”
阿土双手捧着匾额,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他的手因为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额头上还冒着汗,
“这是我们几十户农户凑钱做的匾额!您改良犁具,让我们耕地不用再累得半死 —— 往年耕地,我和娃得拉着犁走,一天下来,肩膀都磨破了,今年有了您改的犁,一头牛就能拉,一天能耕两亩地!您还教我们种地的法子,清理杂草根、挖沟灌溉、定期松土,让我们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这匾额您一定要收下,要是不收,我们心里都过意不去!”
老周也跟着上前一步,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是啊陈掌柜!往年我们种一亩地,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累得饭都吃不下,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 我家那三亩地,往年最多收三百斤麦子,今年收了四百五十斤!今年用了您改的犁,一头牛就能耕地,比以前快了两倍;学了您教的法子,地里的杂草少了,庄稼长得壮,一亩地多收了好几成!这匾额是我们大家的心意,您可千万别推辞!”
周围的农户纷纷附和,有的还把手里的吃食往陈则宏手里塞。
张婶递过来一篮子白面馒头,馒头还热乎着,冒着热气:“陈掌柜,这是我和妇人们早上刚蒸的白面馒头,您尝尝,可香了!”
一个年轻的农户递过来一串煮玉米,玉米的香气扑鼻:“陈掌柜,这是刚煮的玉米,甜得很,小花姑娘肯定喜欢!”
还有个老奶奶,颤巍巍地递过来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豆子:“陈掌柜,这是我家晒的豆子,您留着煮粥吃,香得很!”
街坊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称赞。
开茶馆的王掌柜笑着说:“陈掌柜真是好人,心里装着百姓,为咱们做了大实事!我这茶馆里,天天都有人说您的好呢!”
卖布的李掌柜也说道:“这匾额送得好,‘为民造福’这四个字,陈掌柜当之无愧!您不仅帮农户们增产,还在西市推行平价粮铺,让咱们都能买到便宜粮食,您就是咱们西市的福星!”
还有街坊喊道:“以后咱们西市有陈掌柜在,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陈则宏看着眼前的匾额,又看了看农户们真诚的笑脸 —— 阿土的脸上满是激动,眼角还有些泛红,那是喜悦的泪水;
老周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了缺了一颗牙的牙床,那牙是往年耕地时不小心磕掉的;
张婶的眼睛里满是感激,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装着豆子的小布包,布包是她女儿小时候穿的衣服改的;
还有那些孩子们,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手里拿着糖葫芦,笑得格外甜。
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似的,暖暖的,鼻子微微发酸,连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匾额 —— 楠木匾额沉甸甸的,比他想象中重得多,那不仅是木料的重量,更是百姓们沉甸甸的心意,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他把匾额小心地放在铺门口的架子上,又对着农户们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低,声音有些哽咽:“多谢大家的厚爱!我只是做了点小事,不值得大家这么费心。改良犁具、教大家种地,都是我应该做的 —— 看到大家能有好收成,能吃上白面馒头,我比谁都高兴。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地种好,把日子过好,让咱们永安府的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农户们听了,都鼓起掌来,掌声像雷声一样响亮,回荡在西市的街道上。
阿土喊道:“陈掌柜,您放心,以后您有啥吩咐,我们随叫随到!”
老周也喊道:“是啊陈掌柜,您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这热闹的场景,成了西市街头最动人的一段佳话。
农户们送匾额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不仅传遍了西市的大街小巷,还传到了周边的村子。
东头的李家庄,农户们听说后,特意派了村里的老秀才来西市看匾额,老秀才还拿着纸笔,把匾额上的字抄下来,带回村里给大家看,还向陈则宏请教种地的法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打工女孩穿越认的干爹,豪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