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城小巷内的厮杀短暂而激烈。
黑衣刺客显然没料到猎物反应如此迅速,更没料到这十几名看似落魄的“流民”竟有如此强悍的战力。那十名宫卫锐士是司马庚麾下百里挑一的精锐,此刻身处绝境,更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配合默契,以伤换命,手中虽只是普通佩剑,却招招致命,瞬间便将东面巷口的几名黑衣人砍翻在地。
“走!”锐士队长浑身浴血,大部分是敌人的,左臂也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但他恍若未觉,嘶哑着催促。
姬延被护在中间,手持短剑,眼神锐利地扫过战场。他没有慌乱,而是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形势——火势已大,此地不可久留,必须立刻脱离卷城!
一行人冲出小巷,融入外面因火灾而混乱尖叫的人群。他们刻意避开主街,专挑黑暗狭窄的巷道穿行,试图趁乱从城墙低矮处攀越而出。
然而,刚穿过两条巷子,前方拐角处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之声!一队约二十人的魏国城防兵卒,在一个屯长的带领下,举着火把,持戈拦住了去路!
“站住!城中作乱纵火者,可是尔等?!”那屯长厉声喝道,眼神锐利地扫过姬延等人,尤其在看到他们手中的兵刃和身上的血迹时,脸色更加阴沉。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刺客和蔓延的大火),似乎已陷入绝境。苏厉脸色惨白,老博士更是摇摇欲坠。
姬延心念电转。这些魏卒出现得太快,太“及时”了!绝非寻常巡逻,更像是早已等候在此!张仪的手,果然已经伸到了魏国的基层军吏之中!
硬闯?这二十名正规魏卒,绝非刚才那些刺客可比,己方已是强弩之末,绝无胜算。
解释?对方明显有备而来,绝不会听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街道旁一处不起眼的宅院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一个穿着粗布短褐、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的身影探出身来,声音低沉沙哑:“几位,可是遇了麻烦?若不嫌弃,可入院暂避。”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双方都是一怔。那魏军屯长眉头一皱,喝道:“你是何人?官府拿人,休得多管闲事!”
那斗笠人却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枚黝黑的、刻着奇异几何纹路的铁牌,在火把光下一晃:“墨者,程邈。”
“墨者?”魏军屯长脸色微变,语气明显缓和了些,甚至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墨家弟子,以纪律严明、技艺高超(尤其是守城与机关之术)闻名于世,虽不属任何一国,但游走列国,行“非攻”、“兼爱”之事,各国公卿贵族乃至军中将领,多有与之交好或欠其人情者,等闲不愿轻易得罪。
程邈收起铁牌,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此数人,乃我墨家客人。今夜之事,或有误会。将军行个方便,他日墨家必有回报。”
那屯长眼神闪烁,显然在权衡利弊。上面确实有命令要截杀这群人,但并未明说身份,只言是“匪类”。如今墨者出面作保,若强行拿人,势必得罪墨家。墨家弟子极为团结,惹了一个,可能引来一群麻烦。况且,这火势越来越大,城中已乱,他也不想在此久留。
犹豫片刻,那屯长冷哼一声:“既是墨家客人,本将便给这个面子!我们走!”说罢,竟真的带着兵卒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巷道尽头。
峰回路转!姬延等人皆松了口气,但警惕未减。墨家?他们为何会出手相助?
“诸位,请随我来。”程邈不再多言,转身引路。姬延与苏厉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下别无选择,只能暂且相信此人。
众人跟着程邈进入那处宅院。院子不大,陈设简陋,却打扫得干干净净,墙角堆着些木料和金属构件,似是制作机关的工具。程邈关上院门,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约莫四十岁年纪、饱经风霜却目光清澈坚定的脸庞。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姬延拱手,依旧保持着士子的礼节,并未暴露身份,“不知先生为何要救我等?”
程邈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姬延那虽经伪装却难掩贵气、以及锐士们标准的军旅站姿上停留一瞬,平静道:“非为救尔等,乃为‘非攻’。卷城今夜之火与杀戮,非义战,墨者见之,不能坐视。”
他顿了顿,看向姬延,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况且,诸位并非寻常商旅。这位先生气度不凡,护卫皆百战锐士,而追杀诸位者,手段卑劣,与强秦黑冰台行事风格如出一辙。程某虽居僻壤,亦闻近来天下风云变幻,周天子于雒邑斥秦使,倡合纵。不知阁下,与雒邑那位,可有渊源?”
此话一出,苏厉和锐士们瞬间紧张起来,手不由自主地按向兵刃。
姬延心中亦是震动,这墨者观察竟如此敏锐!他沉吟片刻,知道此刻隐瞒已无意义,反而显得小家子气,不如坦诚一些,或可争取更多助力。他微微挺直了腰背,虽然衣着狼狈,但那久居上位的威严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先生慧眼。寡人,正是姬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统一了战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统一了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