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聿失联的第一个 24 小时,沈清姿是在 “机械运转” 中度过的。
清晨七点,闹钟准时响起。
她睁开眼,眼底是一夜未眠的红血丝,枕头边缘还沾着干涸的泪痕。
起身时,双腿因昨夜蜷缩太久而发麻,扶着床头缓了几秒,才走进浴室。
冷水拍在脸上,她盯着镜中脸色苍白的自己,指尖用力掐了掐脸颊 —— 疼,证明还清醒。
她化了比平时更浓的妆,遮瑕膏反复涂抹眼尾的青黑,口红选了正红色,试图用锐利的色彩掩盖眼底的慌乱。
走进单位时,同事笑着打招呼:“沈科早啊,昨天的协调会方案,领导都夸思路清晰呢!”
她扯了扯嘴角,回了句 “早”,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办公桌抽屉里,那本 “基层调研” 笔记本被她压在最底下,此刻她连翻开的力气都没有。
电脑开机后,她机械地打开公文系统,目光落在 “干部考核细则修订” 的文件上,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 脑海里反复循环着秦浩的话:“通讯全断了”“驻地外围交火”。
上午十点,她强迫自己参加部门例会。
老王提到 “党建宣传稿需补充基层案例”,目光扫到她时,停顿了一下:“清姿,上次你对接的那个社区案例,今天能把材料整理好吗?”
她点头:“没问题,下班前发您邮箱。”
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惊讶 —— 仿佛心里那片惊涛骇浪,被一层薄薄的冰面死死压住。
会议间隙,她躲进消防通道,颤抖着拨通秦浩的电话。
“嫂子,还在等消息…… 外事处说维和部队正在往冲突区域推进,但路况不好,暂时进不去。” 秦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背景里有键盘敲击声,“有消息我第一时间打给你,别太熬着自己。”
“好。”
她挂了电话,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走廊里传来同事的谈笑声,有人在说 “周末去看新上映的电影”,那些细碎的快乐,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 世界依旧热闹,只有她被困在恐惧的牢笼里。
中午,她在食堂打了份青菜和米饭,扒了两口就放下了。
食物放进嘴里,像咀嚼木屑,味同嚼蜡。
她拿出手机,第无数次拨打那个卫星号码 —— 听筒里传来 “您所拨打的号码暂时无法接通” 的机械提示音,冰冷得没有温度。
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 “无法接通”,眼泪突然涌上来,赶紧低下头,用刘海遮住脸。
第二个 24 小时,流言开始像霉菌一样滋生。
下午,她去综合科送文件,无意间听到两个科员在窃窃私语:“听说没?非洲那边冲突,好像有中方人员受伤了……”“是不是那个周秘书长?之前不还传他和记者的事吗?”
“周秘书长” 三个字像尖刀,瞬间刺穿她的伪装。
她脚步一顿,指尖攥紧了文件袋,指节泛白。
综合科的科员看到她,瞬间闭了嘴,眼神里带着慌乱和同情。
她没说话,放下文件就走,走廊里的灯光照在她身上,却暖不透心底的寒意。
回到办公室,她锁上门,第一次主动拨通了赵主任的电话。
“赵主任,关于非洲冲突…… 有没有更具体的消息?” 她的声音尽量平稳,却还是泄露了一丝颤抖。
赵主任沉默了几秒,语气沉重:“目前只能确认冲突区域有我方人员,但具体情况还在核实。通讯设施损毁严重,维和部队还在清理通路,你…… 再等等。”
他没说 “安全”,也没说 “伤亡”,这种谨慎的措辞,比直接的坏消息更让她心慌。
挂了电话,她瘫坐在椅子上,打开了社交媒体。
搜索 “非洲冲突 中方人员”,跳出的全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有人说 “看到使团驻地墙体被炮弹击中”,
有人贴出模糊的照片说 “运送伤员的车辆上有中国国旗”,
甚至有匿名账号说 “已确认有中方人员牺牲,名单暂未公布”。
每一条消息都像淬了毒的匕首,扎进她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她猛地关掉页面,双手捂住脸,肩膀控制不住地发抖。
她不敢想 “牺牲” 两个字,只要那个念头冒出来,心脏就像被狠狠揪住,疼得她几乎窒息。
她强迫自己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 —— 那些车辆朝着不同的方向行驶,载着不同的人,去往不同的目的地,只有她,被困在原地,等待一个未知的结果。
夜里,她没有回家,留在了办公室。
沙发上盖着一件薄外套,她蜷缩在上面,手机紧紧攥在手里,屏幕始终亮着,停留在与周聿的聊天界面 —— 最后一条消息,还是她回复的 “一切顺利,勿念”。
她盯着那六个字,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如果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联系,她会不会多说点什么?哪怕是 “注意安全”,哪怕是 “照顾好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仕途不靠婚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的仕途不靠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