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得条理清晰,连细节都考虑得周全,比如“紧急情况(像下水道堵塞影响居民生活)可以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施工”,“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公众号查询维修进度”,这些都是之前跟一线人员聊出来的痛点,也是项目组最关心的“落地性”问题。
刘副主任听得很认真,等林晓讲到时间节点设置时,忍不住打断她:“林晓,你这个时限是怎么定的?会不会太紧张,导致科室完不成?”
林晓早有准备,立刻调出另一个表格:“刘主任,这个时限是基于过去三年的流程数据算出来的——比如业务科派单,最快1天能完成,最慢3天,我们取了中间值,还留了缓冲时间;而且我们也跟维修科的同事沟通过,只要派单及时,材料充足,3个工作日内完成常规维修是没问题的。”
项目组的一位负责人也问道:“那数据获取路径要是变了怎么办?比如共享文件夹挪位置了,模板不就没用了?”
“我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林晓指着模板的最后一页,“这里有个‘动态更新’机制,每个科室指定一个联络员,要是数据路径变了,联络员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我们更新模板后,再同步给所有相关部门,确保大家用的都是最新版本。”
整个汇报过程,周科长和王美琳几乎插不上话。王美琳原本还想在林晓讲错的时候“补充”几句,比如“这个数据可能不准确”“流程太理想化了”,可每次她刚想开口,张主任就会不动声色地看她一眼,那眼神里的“别打断”让她把话又咽了回去。她坐在那儿,像个局外人,眼睁睁看着林晓在领导面前展现出的专业和务实,跟她之前说的“思想偏激”“好高骛远”完全对不上,脸烧得发烫。
张主任全程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几笔,直到林晓汇报完,他才放下笔,看向项目组的人:“这个思路挺好,解决了跨部门协作的效率问题,也符合示范项目‘协同共享’的导向,你们项目组可以深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个模板的内核融入到前期方案里,先找一两个社区试点试试。”
这句话一出来,林晓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张主任虽然没说“立刻采纳”,但“深入研究”“融入方案”“试点尝试”这几个词,已经是对她最大的肯定,也等于在所有人面前,给她的“思想方向”正了名。王美琳之前散布的那些谣言,在这一刻,彻底成了笑话。
接着,张主任又看向周科长和王美琳,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信息档案科接下来要继续把基础数据做扎实,多支持项目组的工作。年轻同志有想法、敢探索是好事,你们要多引导,多支持,别让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影响了工作重心。”
周科长连忙点头:“是是是,张主任,我们一定注意。”王美琳则低着头,手指抠着笔记本的边角,连头都不敢抬——她知道,张主任这话是在敲打她,再想针对林晓,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会议结束后,林晓跟在众人后面走出主任办公室,感觉腿有点软,却又浑身充满了力气。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身上,暖洋洋的,之前那些委屈和焦虑,好像都被这阳光驱散了。
回到科室,孙浩看到林晓脸上的笑容,不用问也知道结果了,笑着跟她说:“行啊小林,没白费劲。”李哲也特意跑过来,比林晓还兴奋:“晓姐,我听说了!张主任肯定了你的方案!太厉害了!”
只有王美琳,把自己埋在座位上,一整个下午都没抬起头。她看着电脑屏幕上空白的文档,心里一片冰凉——她输了,输得彻底。经此一役,林晓不仅摆脱了她的打压,还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以后在科室里,她再也没法轻易拿捏林晓了。
而林晓不知道的是,这场“无声的惊雷”,不仅炸碎了王美琳的阴谋,还让她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进入了中心核心项目的视野。从这天起,她不再是那个只在档案室里整理数据的新人,而是成了能为项目出谋划策、被领导记住的“潜力股”。她的职场之路,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转机。
喜欢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我在体制内当隐形大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