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没跟苏定方说太多,更谈不上嘘寒问暖。
主要还是大致看看这人怎么样。
最终许之以右骁卫大将军之职,说明对苏定方的观感还不错。
实际上,褚遂良的建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帝近臣的作用在这里便凸显了出来,在皇帝身边随时问答,很容易就能影响到一些朝廷大事。
尤其是在人事任免上面,李破总会听听臣下们的意见,门下省的官员们就会因职务之便占据先机。
李破本来还真有意把苏定方和裴行俭两人放在左右监门卫或是左右备身府这样的地方,先在他身边待两年看看的。
如今却是改变了主意,这里不仅是褚遂良的进言起了作用,而且他也意识到,赏功之事闹了几个月,万不能虎头蛇尾。
朝臣一瞧好嘛,皇帝原来也只是嘴上说说,最后不还是照本宣科?那之前还费什么劲嘛?只为和朝臣们较劲,还是想自己得个好名声?
李破对此也有反省,在这件事上做的有些不妥当,大权在握多年,顺风顺水惯了,确实有点听不得有人与自己意见相左。
这次不小心把自己给架了起来,心里还颇为得意,实在很是不该。
现在回头再看,按照朝臣们的意思,把人压一压也不是不行,别的君王做得,他李破怎么就做不得了?
不过是觉得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众人同而已,这明显是刚愎自用之举。
只是好在他没有心烦之下大手一挥,来个快刀斩乱麻,还是在其中用了些手段的,也就没弄的那么难看。
可尉迟信坏事,还是肇因于此,有点冤枉?
冤枉个屁,没有这事也有旁的因由。
大唐立国近十载,有些人跟不上脚步,若还没有自知之明的话,下场几乎是注定的。
即便李破不动手,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人多了,早晚也会有人下手试试,到时李破只要选择袖手旁观,以尉迟信那样子定也好不哪去。
你姿势摆在这么好,谁他娘的能忍得住不给你来一下?
…………
苏定方则自觉得了厚赏,皇帝对他也和颜悦色,温勉有加,所以从内殿中出来的时候,脚步轻快,容光焕发。
若这里是辽东,他准定得骑上马撒欢的跑个尽兴,然后把薛大将军,徐大都护都请来喝个痛快。
咱们以后就都是平起平坐的人了,薛大将军不能再灌我的酒,徐大都护也无须调笑我胡子不长,心却挺大。
老程……老程就算了,这次事后估计他得戒酒了。
苏定方还算有点良心,路过程名振身边的时候道了一句,“大郎不必担心,陛下仁厚,当不会计较你这无心之失。”
在太极殿中如此说话,还是那句话,不愧是李靖的学生。
程名振咧嘴感激的笑了笑,笑的比哭还难看。
苏定方自己得意,看不得老程这个样子,还想多说两句安慰安慰。
所幸旁边送他出宫的宦官厚道,在旁边小声劝道:“将军最好趁早出宫,多留恐有不便。”
苏定方只能无奈的跟程名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不得不说,苏定方运气不错,从褚遂良到皇帝,再到这个宦官,碰上的都是好人……
世上的事情大多如此,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李靖的经历足以说明一切。
苏定方也有大器晚成之名,以他的才能,那肯定不止是他自己的原因。
试想他一个河北降将,又没有什么家世可言,连九品中正制的庶族都勉强才够格,入京之后能落得什么好?
…………
苏定方走之前左右看了看,好嘛,裴二郎竟然还没到,苏定方在心里为他默哀了一下便在宦官的陪同下出了太极殿。
唱名之声响起,程名振挪着步子进了内殿,心跳腿软冒冷汗,加上有点头晕,酒意倒真没多少,纯粹是吓的。
看着人高马大,却白面短须,比苏定方英俊不少的程名振大礼参见,李破压不住嘴角的笑了。
陪同褚遂良传诏的人回来禀报,这厮接诏的时候正在和婆娘喝酒,还喝了不少,褚遂良的建议是不如隔日再见。
李破没在意,大朝在即,赶紧把人见完了,兵部和吏部那边还等着结果呢,一勺烩了也省的麻烦。
他也想清静几天,今年太过闹腾,他也有点疲了,想趁着年关好好养养膘再说。
…………
“喝酒了?和谁喝的?没人告诉你大朝将近,你要上殿听宣吗?”
和对待苏定方不是一个路子,程名振属于是乱世遗人,家里就死剩了他一个,多年未娶,却是在辽东跟同样身世的刘韶娘结了亲。
他的战功自然比不上苏定方和裴行俭,可却是最让人放心的一个。
别以为有家眷牵累的人才好用,像程名振这种四六不靠的人,其实用起来应该更顺手一些。
也不出所料,入京以来,程名振是最老实的一个,除了陪着苏定方去李靖府上走了一趟,其余时间都在宿馆待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北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