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从“边缘杂碎”到松散网络的身份解构
1.1 组织名称的演变与内涵
哥布林流氓团的名称并非固定,而是随历史阶段、活动范围及核心头目变化不断调整,每个名称背后均暗藏其生存逻辑:
- 初代名称“归墟痕灰皮帮”(事件前5年-前4年):因成员均为灰绿色皮肤的流浪哥布林,且首次聚集于归墟痕边缘得名,“帮”字仅体现最低级的协作关系,无任何组织约束力;
- 俗称“灰皮杂碎”(事件前4年至今):由473豺狼人部落率先称呼——事件前4年,3名哥布林偷猎豺狼人幼崽失败,被部落巡逻队追至枯骨峡谷,巡逻队长“裂爪”在暴怒中嘶吼“这群灰皮杂碎,下次见一个杀一个”,此后该称呼被归墟痕周边势力沿用,带有强烈的轻蔑意味;
- 内部互称“疤脸的崽子们”(事件前3个月至今):自疤脸击败前头目“歪嘴”夺权后,其面部从左眉骨至右下颌的深疤成为标志性特征,派系内成员为表“敬畏”(实则畏惧武力),私下以“疤脸的崽子们”互称,而疤脸本人则默许这种带有“父权隐喻”的称呼,以此强化对小团体的控制;
- 联盟对外称谓“归墟哥布林协作队”(事件前1周-至今):为介入473豺狼人营地的探寻行动,疤脸牵头组建联盟时,刻意将名称从“流氓团”改为“协作队”,试图弱化“掠夺者”标签,伪装成“可合作的边缘势力”,实则仍以勒索、投机为核心目的。
1.2 核心定位:“寄生型机会主义者”的生存本质
哥布林流氓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装组织”,而是以“低风险掠夺+短期利益交换”为核心的寄生型松散网络,其定位具有三大特征:
- 生存优先于尊严:成员多为被其他哥布林部落驱逐的边缘者(如老弱、残疾、犯过错的个体),或被魔物袭击后失去家园的流浪哥布林,为活下去可放弃任何“部落荣誉”——事件前2年,12名哥布林为从地穴人手中换1袋发霉面包,甚至主动帮地穴人清理矿洞中的毒蜘蛛,其中3人被蜘蛛咬伤后,直接被同伴丢弃在矿洞深处;
- 利益绑定取代忠诚:无任何誓言、仪式或层级约束,成员聚集仅因“一起行动能多抢点东西”,若某小团体发现单独行动更有利,会立刻脱离联盟——事件前1年,“矿洞 scavenger 帮”因独自发现废弃矿洞中的铜矿,连夜脱离“地下资源派”,直到铜矿耗尽才重新回归;
- 风险规避高于一切:严格遵循“打不过就跑,惹不起就躲”的准则,面对银狐狩猎队的弓箭、豺狼人的利爪,从不敢正面冲突,仅在对方放松警惕时偷袭落单者——事件前6个月,银狐队员“银月”单独追踪魔物至断河遗迹,3名哥布林趁其专注魔物时,从背后用石棒偷袭,却在银月转身抽箭时,扔下武器狂奔10里,连偷来的肉干都遗落在地。
1.3 活动范围的地形特征与势力边界
其活动范围并非随机分布,而是精准贴合“低风险、易隐藏、有资源”的地形逻辑,核心区域可细化为三大板块:
(1)核心活动区:枯骨峡谷-断河遗迹-废弃矿洞三角带
- 枯骨峡谷:长约8里,宽2-3里,两侧岩壁布满深达数米的裂缝,底部堆积着大量野兽、魔物及冒险者的骸骨(“枯骨”得名于此),峡谷中段有一条季节性溪流(仅雨季有水),是哥布林的主要水源之一。峡谷内的“白骨洞”(由巨型兽骨搭建的天然洞穴)是“峡谷掠夺派”的核心据点,洞穴内堆满掠夺来的破旧武器、发霉食物,地面铺着兽皮碎片,角落处有专门关押俘虏的石牢(仅能容纳2-3人);
- 断河遗迹:曾是归墟痕支流的河道,因地质变动干涸,遗留大量残破的石制建筑(推测为古代地精部落遗址),墙体上布满藤蔓和苔藓,部分建筑内藏有暗格(哥布林常在此储存偷来的物资)。遗迹中心的“残垣广场”是“遗迹固守派”的集会点,广场中央有一块刻满模糊符文的巨石,哥布林虽看不懂符文,却会定期在石上撒一把矿粉,祈求“不被豺狼人发现”;
- 废弃矿洞:位于枯骨峡谷西侧的山体中,共有7个入口(仅3个可通行),内部通道纵横交错,部分区域因矿道坍塌形成天然陷阱。矿洞深处的“铜渣区”(曾被人类开采铜矿,遗留大量矿渣)是“地下资源派”的主要活动地,地面散落着兽骨制成的铲子、藤蔓编织的矿篓,墙壁上用炭灰画着简单的“安全通道”标记(仅内部成员能看懂)。
(2)势力边界与缓冲地带
为避免与其他势力直接冲突,哥布林流氓团在活动范围边缘设置了“缓冲地带”:
- 与473豺狼人部落的边界:以枯骨峡谷东侧的“红土坡”为界,坡上插着3根绑着哥布林头骨的木棍(事件前3年,豺狼人部落为警告哥布林设置),哥布林从不越过红土坡东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神魔大陆之哥布林召唤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