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手指沿着粗糙的江淮水系图缓缓移动,指尖停留在几处标记着暗红朱砂的河段。他抬起头,目光首次在赵政和萧何面前没有了以往的桀骜,反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凝重:
“这些地方,旧堤年久失修,河床淤塞高出平地。一旦汛期暴雨,洪水会像脱缰的野马,不仅淹没春耕的田地,更会冲垮你们刚刚贷给百姓的粮种和希望。”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当年在楚地,曾想治理,却困于战事和……骄矜。如今,这隐患还在。”
赵政凝视着地图上那几处刺眼的红,仿佛看到了滔天洪水下,焦黑的玉米秆和百姓绝望的哭喊。他抬眼,看向项羽:“霸王对此地水系如此熟悉,可有良策?”
项羽从怀中取出一卷更为陈旧,边缘磨损严重的皮卷,在桌上铺开。那是一幅更为精细的江淮水利堪舆图,上面用不同的色彩标注着昔日的堤坝、河道以及他当年计划开凿却未实施的疏水渠路线。
“良策谈不上,”项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是放下身段后的坦诚,“这是旧楚宫中所藏,加上我当年巡视时的一些标注。沿这三处旧堤加固,以青石为基,糯米灰浆填缝,可抵十年一遇之大水。再新开这三条疏水渠,将泛滥的河水引入下游的湖泊沼泽,不仅能解水患,还能增加数千顷良田。”
萧何俯身细看,眼中精光闪烁:“霸王此图,价值千金!若按此实施,楚地水患可解大半!”他随即眉头微蹙,“只是,工程浩大,人力、物力……”
赵政的手指轻轻点在项羽标注的第一条疏水渠路线上,果断道:“做。不仅要做得成,还要在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萧何,你总揽全局,调配粮草物资,征募民夫,以工代赈。霸王,”他转向项羽,“你熟悉地形,更了解旧楚治水的工匠和懂得水文的老人,由你协助萧何,联络旧部,召集人手,务必使工程顺畅。”
项羽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赵政会如此干脆地将如此重要的实务交托给他。他深吸一口气,抱拳沉声道:“项……羽,领命。”那“项”字之后的短暂停顿,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悄然落幕,和另一个身份的开始。
楚地,关中流民安置区。
与汉地想象中的混乱截然不同,这里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一排排新搭建的茅草屋整齐划一,虽然简陋,但每户门前都用篱笆圈出了一小块菜园,有些勤快的流民已经种上了易活的菜蔬。
安置区中心空地上,立着几块大木板,上面用炭笔画着“金黍”的种植要领图。几十个流民围坐在下面,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名老农讲解。另一边,几个木匠和铁匠正在指导流民如何修理、打造简单的农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萧何带着几名官吏穿行其间,不时停下脚步询问。
“老丈,住得可还习惯?粮食够吃吗?”
“娃儿的咳嗽好些了吗?医官来看过没有?”
“这‘金黍’的株距记住了吗?太密了可不长穗。”
他的问题细致入微,脸上带着温和而诚恳的笑容。流民们起初还有些畏缩,见这位“大官”如此平易近人,也渐渐敢开口说话。
张翁的儿子张二郎,正挽着裤腿,在分给他的田里小心翼翼地播下“金黍”的种子。他的动作还有些生疏,但眼神专注,仿佛在播撒的不是种子,而是他们全家未来的希望。他的妻子在一旁用新学的编织手艺修补草席,年幼的儿子则在田埂上追逐蝴蝶,发出咯咯的笑声。
“萧大人!”张二郎看到萧何,连忙在衣服上擦了擦手,跑过来,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这地……这种子……真好!俺爹说了,在关中,想都不敢想!”
萧何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好好干,秋收交了贷粮,剩下的都是你们自家的。听说你还想报名护粮队?”
张二郎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这好日子是东海给的,俺得护着!绝不能让那些坏种再糟蹋了!”
不远处,几个刚从关中逃来的流民,看着眼前这一幕,听着张二郎的话,原本惶恐不安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江淮水利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
淤泥的土腥味混杂着汗水的咸味,在空气中弥漫。成千上万的民夫在官吏和项羽旧部的指挥下,清理着河道里的淤泥和杂草,加固着斑驳的旧堤。
项羽没有站在高处指手画脚,而是穿着便于行动的短打,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泞的河岸上。他指着一段明显有渗漏痕迹的堤坝,对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说:“李翁,这段堤基怕是早就被水老鼠掏空了,光堵表面不行,得从水下打木桩,重新夯实。”
那老工匠惊讶地看着项羽:“霸王……您还记得小人?当年在会稽修堤,您也是这样说的……”
项羽脸上掠过一丝复杂,摆了摆手:“陈年旧事,不提也罢。眼下把这堤修好才是正经。”他回头,对跟着他的几名旧部将领吩咐:“去,调一队水性好的弟兄过来,带上木料和夯锤,按李翁说的法子,把这段堤基重新弄结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魂越千年:沙丘遗帝再定华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