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长安,晨露还凝在青石板的缝隙里,“合香居”的伙计们已忙着卸下门板。柜台后的瓷瓶整整齐齐排成一列,最显眼的位置仍摆着茴香香丸——自前日李大人亲来致谢后,这香丸的名声便像长了翅膀,不仅官员们纷纷派仆役来采购,连寻常百姓也敢试着买上一瓶,说是给家中老人调理失眠。
苏合香正低头核对账本,门外忽然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便见张景仲大夫提着药箱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苏掌柜,今日倒是早。”他走到柜台前,目光扫过那排茴香香丸,“看来这香丸的销路,是彻底打开了?”
“托张大夫的福。”苏合香放下账本,给张景仲倒了杯热茶,“若不是您和李大人帮忙,这香丸怕是还得在柜台里搁些时日。”
张景仲接过茶,抿了一口,话锋却忽然转了:“苏掌柜,今日来,除了道喜,还有件正事想跟你商量。”他放下茶杯,从药箱里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递到苏合香面前,“你看,这是吏部王尚书托我寻的安神药方。王尚书近来因科举选官之事操劳,夜夜难眠,我开的汤药他喝着总觉苦涩,听闻李大人用你的茴香香丸见效,便想问问,能不能为他定制一款更温和的香丸?”
苏合香接过册子,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着王尚书的体质——脾胃虚寒,忌辛辣,适合温润滋补的药材。她心中一动:王尚书是吏部重臣,若能为他定制香丸,不仅能进一步打响“合香居”在官员中的名声,说不定还能借此接触到更多皇室资源,为寻找“长安十二香”的线索铺路。
“张大夫放心,我定能做出适合王尚书的香丸。”苏合香合上册子,语气笃定,“只是还需劳烦您告知王尚书的日常习惯,比如是否常饮茶水,有无其他忌口,这样我才能精准调配。”
张景仲见她应允,十分高兴:“我这就派人去问。对了,苏掌柜,还有件事想跟你提。”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郑重起来,“长安城里的官员,大多因公务繁忙而失眠,或是因常年久坐而气血不畅。你这茴香香丸虽好,却只能针对失眠,若是能再研发几款针对不同病症的医药香料,不仅能帮到更多人,说不定还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让‘合香居’成为官方指定的香料供应商。”
苏合香心中一震。成为官方指定供应商,这是她之前从未想过的事。若是能得到朝廷认可,不仅原料采购、店铺经营会更便利,还能借助官方渠道寻找“长安十二香”的线索,甚至有可能接触到皇室收藏的古籍——那里说不定藏着她穿越回去的秘密。
“张大夫的提议,我记下了。”苏合香郑重地点头,“待为王尚书定制完香丸,我便着手研究其他医药香料,到时还需劳烦您帮忙把关。”
张景仲笑着点头:“你放心,只要是能帮到百姓的事,我定当尽力。”
送走张景仲后,苏合香立刻着手准备为王尚书定制香丸。她根据册子上记载的体质,决定在安息茴香和沉香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当归和黄芪——当归能补血活血,黄芪能补气健脾,两者与安息茴香、沉香搭配,既能安神助眠,又能滋补气血,正好适合脾胃虚寒的王尚书。
她小心翼翼地称取原料:安息茴香二钱、沉香一钱、当归五分、黄芪五分。当归和黄芪都是她特意从长安最大的药铺“济世堂”买来的,品质上乘,经过仔细筛选,没有半点杂质。研磨时,她特意将当归和黄芪磨得更细,确保香气能与安息茴香、沉香更好地融合。
调和香料粉时,她没有用寻常的蜂蜜,而是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比蜂蜜更温和,不易刺激脾胃,还能增加香丸的黏性,让口感更软糯。她将麦芽糖加热至融化,一点点倒入香料粉中,用手指轻轻揉捏,直到形成一个软硬适中的面团。
接着,她将面团搓成细长的条,再切成均匀的小段,每一段都搓成比之前稍大一些的丸子——王尚书年事已高,稍大的丸子更方便他吞咽。最后,她在丸子表面裹上一层薄薄的米粉,既能防止粘连,又能中和药材的苦味。
不一会儿,一款专为王尚书定制的“安神滋补香丸”就做好了。香丸色泽偏棕,表面裹着米粉,透着淡淡的光泽,凑近闻去,安息茴香的辛香、沉香的醇厚、当归的微苦与黄芪的清甜交织在一起,温和而不刺鼻。
第二天一早,张景仲亲自来取香丸。他拿起一颗香丸,仔细查看,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连连称赞:“苏掌柜,你这香丸做得真好!用料精准,香气温和,王尚书定能喜欢。”他接过装香丸的瓷瓶,又说,“我这就给王尚书送去,若是效果好,我再带他来当面感谢你。”
苏合香笑着点头:“张大夫客气了,能帮到王尚书就好。”
张景仲走后,苏合香开始思考研发其他医药香料。她想起张景仲说的“官员常年久坐气血不畅”,便决定研发一款能活血化瘀的“活血香包”。她选用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作为原料——川芎能活血行气,红花能活血化瘀,乳香和没药能消肿止痛,将这四种药材研磨成粉,装入透气的丝绸袋中,随身携带,香气能通过皮肤渗透,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