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先生授完课的第三日,贾姨请的顾嬷嬷便登门了。
那是一个微凉的清晨,湖面的雾气尚未散尽,巷子里传来清脆的梆子声,是卖香饮子的妇人。贾姨显得有些紧张,一早便将堂屋仔细洒扫过,换上了干净的席子,连那个平日很少使用的黑漆小案几也擦得锃亮。
顾嬷嬷来时,几乎没什么声响。她穿着一身深青色的褶裥裙,外罩一件素色半臂,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紧实的圆髻,只用一根银簪固定,浑身上下再无半点装饰。她身形挺拔,步履轻盈,走进院子时,目光如同沾了清水的软布,无声地拂过墙角的风仙、井沿的青苔,最后落在我身上。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让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
“顾嬷嬷。”贾姨迎上前,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恭敬。
顾嬷嬷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声音平和而清晰:“贾娘子。”她的视线转向我,“这位便是小小娘子?”
我依着贾姨事先的叮嘱,上前一步,敛衽行礼:“嬷嬷安好。”动作是这两日贾姨紧急教授的,想必生硬得很。
顾嬷嬷没有点评我的礼,只道:“起身吧。”她走到堂屋中央,跪坐在主位的席子上,腰背自然挺直,如同院中那棵老梅树的枝干,历经风霜却不见弯曲。“今日起,老身便叨扰了。礼仪之学,不在浮表,而在修心养性,望娘子静心体会。”
她的开场白简洁得不带丝毫暖意,让我瞬间梦回驾校——那个面无表情的教练,也是用这种腔调说着“方向盘握稳,心要静”。
教学从最基本的站立开始。
“立如松,”顾嬷嬷起身示范,双肩平展,下颌微收,目光平视前方,整个人仿佛落地生根,“非是僵直,需含着一口气,松而不懈,稳而不僵。”
我学着她的样子站好,却总觉得别扭。属于林晓的身体记忆叫嚣着放松,垮着肩膀才舒服。不过片刻,便觉得腰背酸紧。
顾嬷嬷走到我身侧,她的手指并未直接触碰我,而是虚点在我的后腰、肩胛位置。“这里,沉下去。这里,打开。”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女儿家立于世,骨子里须有这根擎天的柱,方不致被风雨轻易吹折。”
她的话让我微微一怔。这似乎不仅仅是仪态的要求。
接着是坐姿。跪坐于席上,臀部落于足跟,背脊依旧挺直。不过一盏茶的功夫,我的双腿便开始发麻,如同千万根细针扎刺,脚踝被压得生疼。我忍不住悄悄挪动了一下膝盖。
“心浮,则气躁;气躁,则形散。”顾嬷嬷的声音淡淡响起,她依旧跪坐在那里,身形稳如磐石,仿佛已与身下的席子融为一体,“忍得一时筋骨之苦,方能敛住心神。名门淑女,便是刀架在脖子上,姿容亦不能乱分毫。”
这话语带着旧时代的严苛,让我想起现代职场那些无形的规矩——再累也要保持微笑,再委屈也不能失态。原来无论哪个时代,女子都需学会一种“忍”的功夫。
最难的莫过于行走。我穿上那条新制的月白间色裙,裙摆曳地。顾嬷嬷要求:“行不曳裙,步不惊尘。”
我试着迈步,心中想着“优雅”、“端庄”,可脚步不是迈得太大,裙摆晃动得厉害,就是过于小心,显得畏缩不前。第三次险些踩到裙摆时,我踉跄了一下,手臂下意识地挥舞以求平衡,姿态狼狈。
顾嬷嬷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她没有斥责,只是让我停下,重新站好。
“娘子,您的心是浮的。”她看着我,目光似乎能穿透我的皮囊,看到内里那个属于林晓的、焦躁不安的灵魂,“礼仪不在脚上,而在心里。您要‘敛’,敛起您那四处张望、惊疑不定的神魂,凝于丹田。气沉了,步子才稳,身姿才正。目光放远,莫要只盯着裙摆和脚尖,心中需有一条坦途。”
敛?凝?我闭上眼,努力驱散林晓的焦躁——那份对下一单的焦虑,对超时的恐惧,对房租的担忧。我尝试着不再去“模仿”一个大家闺秀,而是去寻找这具身体本该有的状态,那种深植于苏小小骨血里的从容与安定。我慢慢地、轻轻地提起一口气,想象它沉入小腹,再缓缓迈出步子……
依旧不算完美,但那股跌撞的慌乱感,似乎减轻了些许。
顾嬷嬷微微颔首:“初具其形。记住这口气,日后时时体会。”
半日的教导结束,顾嬷嬷告辞离去,依旧是那般悄无声息。我瘫坐在席子上,感觉比连续爬十层楼送外卖还要疲惫,浑身骨头像是被拆开重组过。
贾姨端来温水给我擦脸,心疼道:“可是累着了?顾嬷嬷规矩是严了些,但她年轻时在宫中侍奉过贵人,见识不凡,你好好学,总归是有益处的。”
宫中?我微微一怔。难怪她身上有种迥异于陈老先生的、属于另一个森严世界的气息。那样一个地方,规矩恐怕比刀剑更利。她是如何出来的?又为何会来到钱塘,以教导女子礼仪为生?这些疑问在我心中盘旋,却无人解答。
午后,我独自在院中练习行走。阳光将我的影子拉得细长。我回想着顾嬷嬷的话——“心中需有一条坦途”。作为苏小小,她的坦途在何方?是那即将到来的、与阮郁的相遇,还是最终西泠桥畔的孤冢?
而我,林晓,我的坦途又在哪里?是回到那个雨夜的车祸,还是留在这里,走完苏小小既定的命途?
脚步不知不觉变得沉缓,裙裾拂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一次,我没有再踩到裙摆。一种奇异的、陌生的韵律感,从身体的深处悄然苏醒,引导着我的步伐。
或许,学习这些礼仪,并不仅仅是为了扮演苏小小。它更像是一种驯服,驯服林晓那颗在现代社会中狂奔乱撞的心,让它慢下来,沉下来,去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去贴近这具身体的记忆。
风吹过院墙,带来西湖潮湿的水汽和远处隐约的市声。我停下脚步,望向那方被屋檐切割的天空。路还很长,而我才刚刚学会,如何在这千年前的时光里,稳稳地走出第一步。
喜欢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晓渡钱塘:我的苏小小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