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明,顾临渊和阿成两人再次来到海叔家,这回只有三人,所以出行并不麻烦,三人坐着马车再次往县城赶去。
顾临渊阿成和海叔三人又回到了海州县城。
仅仅三天,流民又多了许多,麻木的前往前行走着,时不时的流民人群里有人倒地,便再也没有起来。
嘶哑的哭喊声也逐渐低沉,哪怕之前见过,顾临渊心中还是涌出一种别样的思绪,但是他无能为力,现在能做到的只有保全自己,紧了紧怀中的酒,便向诚隆商行走去。
三人行路间老远看到一群人聚集在铁匠铺门口,而且铁匠铺已经一片漆黑,到处都是火焰灼烧后的痕迹。
“昨天晚上铁匠铺走火了,死了七个人,今天早晨衙门里来人把尸体抬了出来,人都烧成焦炭了,老惨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发出感慨,顾临渊驻足观看,除了铁匠铺,周边的几间房屋也遭受了火焰的影响,铁匠铺的前后院子都已经焚烧殆尽,仅有石头砌成的炉台和坍塌的横梁位于废墟之中,预示着昨晚大火无情。门口安静的躺着七具尸体,尸体上覆盖着干枯的稻草,等待义庄的马车。
顾临渊并没有多说什么,三人继续前往诚隆商行而去。
找到了诚隆商行,为了避免麻烦,直接掏出了陈宇东所赠予的玉佩。
没有小说中的打脸情节,门口的小厮领着顾临渊三人去往楼上的会客间,之后上了一壶茶水,然后对着顾临渊三人说道:“几位客人稍作等待,我去通知东家。”
说完,小厮走出房间,并关上会客厅的房门。
大约盏茶的时间,陈宇东便来到会客厅,看到顾临渊后,便说道:“小顾,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还有这两位是?”
陈宇东也有些诧异,三天前刚送这小伙子玉佩,没想到这么快,他就用了。
“陈叔,不好意思,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我海叔,方海,这位是我弟弟,高成,你叫他阿成就好,他俩都不爱说话,您别介意。”顾临渊介绍道。
陈宇东这时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方海,隐隐感觉到了威胁之意,还有那种战场上的杀伐之意,很浓烈,还有那淡漠的眼神,很冷。
深深的看了一眼,便对顾临渊问道:“小顾,你这海叔不是一般人啊,应该是军武出身,战场里走出的汉子吧。”
“陈叔,你说对了,海叔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军队,现在住在安河村。”顾临渊说道。
“我十分敬佩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方兄,你好,我叫陈宇东。”陈宇东对着方海拱手道。
“方海。”方海拱手还礼,说了自己的名字,简洁明了。
陈宇东并不在意,相反,他更喜欢这种耿直的汉子。而
后对着高成说道:“你是小顾的弟弟,你以后和他一样,叫我陈叔就好。”陈宇东并未因高成姓高而不姓顾去问询什么。
“陈叔”高成点了点头,对着陈宇东礼貌的回应。
“陈叔,我这边有瓶酒需要您看下,这酒经过提纯,酒香浓烈,这种提炼方法我这边有,这是我提纯后的酒,您可以先品尝品尝,如果觉得合适,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合作的事宜。”顾临渊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与其虚以委蛇,不如直接了当说明,这样双方可以敞开谈判。
说着,顾临渊从怀中取出酒壶,拿起桌上的茶杯,往里倒了一小杯,便一饮而尽,表达的意思很明了,先放出酒香,显示白酒的清香,喝下去,代表着酒水安全无毒。
陈宇东看着顾临渊喝完,然后自己拿过酒葫芦,顺势拿过一个茶碗,往其中倒入半碗,酒液清透如琉璃,透光望去。
碗底细密的冰裂纹竟似沉在水底的山影,纤毫毕现,一缕冷冽的酒香沁人心脾,自己喜欢酒,喝过的酒也不少,然没有当前酒香浓烈,随后便端起茶碗,入口品茗,而后不禁发出一声赞叹“好酒”。
“小顾,这酒你打算如何处理?”陈宇东对着顾临渊问道。
对于明朝来讲,是不允许跨阶级,自从朱元璋制定了户籍政策之后,农户永远只能种地,商人只能买卖,不过现在各地烽烟四起,朝廷也管辖不过来,对于县衙,到时候自会出一份利益进行维护。
“陈叔,我这边例举了多种合适方案,第一种,我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占收益三成,商行占七成,课税司申报产量的时候,每一壶酒,我这边可提供半成的利润分润官府。但是所需的原料还有工坊需要陈叔你这边提供,也就是商行提供酒坊、窖池、粮食采购渠道,其次需要我们签订“禁泄字约”,这边需派人监督工坊生产。”
虽然条约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但是这也是一种约束,顾临渊对于这条约也不甚相信,但是不能不签订,这是表达一种对于买卖的态度。
“第二种,我这边出人出技术,陈叔您这边只需要提供销售渠道,也就是诚隆商行在全国的店铺,这份利益,您占两成,官府这边我会进行沟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掘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掘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