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如同温柔的金纱,透过栖霞观庭院中那几株古老银杏树的枝叶缝隙,斑驳地洒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也驱散了连日来笼罩在道观上空的阴霾与血腥气息。
喧嚣与杀伐似乎已是遥远的过去。观内一片宁静,唯有山间特有的清冽空气缓缓流淌,夹杂着泥土、草木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心安的药香。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从林间传来,更显幽静。
棂星门的残骸已被初步清理,用粗大的圆木和厚重的木板临时加固封堵起来,虽不复往日气象,却也暂时隔断了外界的风雨。院中打斗留下的血迹和狼藉已被细心扫除,只是地砖上那些深刻的刀剑劈痕和角落里尚未完全洗净的暗红色,依旧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惨烈的搏杀。
经历了地窟冰寒、戈壁风沙、血火搏命的七位女侠,终于回到了这片自幼成长的、熟悉而又此刻显得格外珍贵的土地。她们褪下了那身早已被血污、尘土和汗水浸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多处破损的江湖劲装,换回了观中常备的、素雅洁净的青灰色道袍。
虽是一样的道袍,穿在不同人身上,却依旧难掩各自独特的气质。
林若雪将一头青丝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额前,更衬得她脸色略显苍白,但那双清澈如寒潭的眸子里,往日深藏的冰雪似乎融化了些许,多了几分沉静与温和。她正小心翼翼地将清虚子从榻上扶起,在他身后垫上柔软的靠枕。动作轻柔舒缓,仿佛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清虚子依旧极其虚弱,靠在枕上微微喘息。那身惊世骇俗的功力几乎散尽,武道根基受损,使得他看起来比寻常老人还要孱弱,脸上没有多少血色,眼神也失去了往日那种深邃如海、洞察世情的光彩,变得有些浑浊和疲惫。但看着围在身边的弟子们,他的嘴角始终噙着一丝欣慰而平和的笑意。那场几乎将他彻底摧毁的劫难,似乎也磨平了些许往日的仙风道骨与威严,变得更像一个寻常的、需要儿孙照顾的老人。
“师父,该喝药了。”沈婉儿端着一个白瓷药碗走过来,碗中墨黑色的药汁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而苦涩的气味。她今日未施粉黛,眼圈周围还带着一丝未能完全消退的疲惫青影,但眼神专注而温柔。为了调配最适合师父目前状况的方子,她几乎翻遍了观中所有医药典籍,昨夜又彻夜未眠,亲自守着小药炉,掌控火候。
林若雪接过药碗,试了试温度,才用小勺一点点地喂到清虚子嘴边。
清虚子配合地张口,药汁极苦,让他微微蹙了下眉,但还是缓缓咽下。他能感觉到,每一口温热的药液入腹,都化作一丝丝微弱却持续的热流,缓慢地滋养着他那千疮百孔、近乎枯竭的经脉和气海。虽然相对于他曾经的浩瀚内力而言,这点药力如同杯水车薪,但总归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婉儿这方子……用的是‘温经固元’的路子,佐以‘三七’、‘当归’活血,‘老山参’吊气……嗯……火候也恰到好处……苦而不燥……”清虚子声音微弱,却依旧带着一丝品评的意味,这是多年来的习惯。
沈婉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浅笑:“师父您就安心养着吧,这点浅显功夫,弟子还是有的。您如今气血两亏,虚不受补,只能用这最平和的方子慢慢温养,急不得。”
清虚子点了点头,不再说话,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药力在体内化开的感觉。
胡馨儿像一只轻盈的蝴蝶,从门外蹦跳着进来,手里捧着几株还带着晨露和泥土的草药,叶片碧绿,根须饱满。“三师姐!你看!我在后山向阳坡找到的‘紫背天葵’!年份正好呢!还有还有,‘灯心草’也采了不少,都新鲜得很!”她的小脸因为奔跑而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将山间的晨曦都带进了屋里。
为了采摘这些最好的草药,她天不亮就起了床,踏着露水,运用超凡的轻功和感知,在熟悉的山林间穿梭寻觅。她知道,这些新鲜的草药,比药房里储存的干品药效要好上许多。
沈婉儿接过草药,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馨儿真能干,这些品相极佳,正好可以给师父加进去,宁心安神的效果更好。”她随即又嗔怪道:“不过下次不许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向阳坡,后山虽然熟悉,但刚下过雨,路滑,还是要当心。”
“知道啦!”胡馨儿吐了吐舌头,乖巧地应道,目光却瞥向榻上的清虚子,见他气色似乎比昨日又好了一点点,心中便像喝了蜜一样甜。
周晚晴端着一盆温水进来,手里还拿着干净的布巾。“师父,我帮您擦把脸,活动一下手脚,沈大夫说了,久卧伤气,得适当活动经络。”她笑嘻嘻地说着,语气活泼,试图驱散屋内略显沉重的气氛。
她拧干布巾,动作轻柔地替清虚子擦拭脸颊和双手。然后又小心地帮他按摩着手臂和腿部的穴位,手法算不得多么专业,却充满了赤诚的关切。一边按摩,还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观里的趣事,比如哪只松鼠又偷吃了供果,哪只山雀在殿檐下做了窝,试图逗师父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