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日便回厢房收拾一下随身物品,明日一早,你便启程下山吧。”
“是,师父。”
墨寒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他强忍着喉间再度涌上的哽咽,退后一步,对着圆觉大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他的额头,重重地叩在冰冷坚硬的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一叩首,谢师父二十年养育之恩。
二叩首,谢师父传道授业之情。
三叩首,拜别师门,拜别这片养育他二十年的净土。
他知道,这一别,再见不知是何年何月。
甚至,此生是否还有再见之日,都未可知。
当他最后一次抬起头,看着师父那张慈祥而威严的脸庞,看着那双目中蕴含的慧光与不舍,二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初入寺时的懵懂,习武时的汗水,生病时师父亲手熬制的汤药,犯错时师父严厉的斥责与事后慈爱……一幕一幕,清晰的呈现。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他的视线。
“痴儿……”
圆觉轻叹一声,上前一步,亲手将他扶起,宽厚的手掌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了眼中那无尽的慈悲与不舍。
……
墨寒怀着沉重的心情,一步步走回自己的厢房。
推开门,却见一个敦厚的身影正在房中忙碌着。
是净明师兄。
“师兄。”墨寒轻唤了一声。
净明回过头,他那张总是带着憨厚笑容的脸上,此刻也满是复杂的情绪。
他没有多说什么劝慰的话,只是默默地走过来,给了墨寒一个用力的拥抱,然后便继续帮他收拾那本就简单至极的行囊。
几件换洗的布衣,一双布鞋,便是墨寒全部的家当。
这份无声的行动,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表达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谊。
“师弟,”
净明一边将叠好的衣物放入一个半旧的布包袱里,一边用他那淳朴而细致的声音,低声讲解起来。
“到了山下的城市,不比我们寺里。吃饭要钱,住店要钱,坐车也要钱。你不要怕花钱,主持给你的,就是让你用的。”
“见到人,嘴要甜,多叫叔叔阿姨,总没有坏处。但人心隔肚皮,防人之心不可无,你那玉佩,千万不能让外人瞧见。”
“手机这东西,你会用吗?就是一块小铁片,能和千里之外的人说话……”
净明絮絮叨叨地讲述着他所知道的一切城市生活的常识,从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句句都是最真诚的叮嘱。
说着,他停下手里的活,有些不好意思地从怀中掏出几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的现金,塞到墨寒手里,又递过一张写着一串号码的纸条。
“师弟,这是我平时下山采购或者跟师父出去行善时,抽空瞒着主持给山下村里的乡亲们做工挣的钱,不多,你拿着应急。”
净明的声音压得更低了。
“我的手机也是这么来的。你以后要是有事,就照着这纸条上的号码找我。”
“但记住,千万要发短信,不要打电话。师父他不允许我们寺里出现手机这种俗物的,被发现了我就惨了。”
看着净明那真诚又带着点“做贼心虚”的表情,听着他质朴的话语,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墨寒全身,让他涌起离别的伤感。
“师兄……”墨寒的眼眶又是一热,泪水顺着脸滴落。
他死死攥着那几张被汗水浸透的钞票,指节捏得发白,这哪里是钱?
这分明是师兄用最笨的力气,一滴汗一滴汗砸出来的!
他没有推辞,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师兄对他最纯粹的关心。
他将净明给的皱巴巴的现金,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连同师父给的功法、银行卡一同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包袱的最深处。
当他的指尖触及到那块残缺的玉佩时,一股熟悉的温润感传来。
这感觉让他心中因离别而产生的茫然与不安消散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修复它,然后,找到自己的家!找到自己的“道”。
傍晚时分,归缘寺悠扬的晚钟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宁静的西山之中。
墨寒站在自己住了二十年的厢房窗前,望着窗外那被夕阳染成金色的群山与晚霞。
钟声穿过林海,带着一丝禅意,也带着一丝离愁。
他知道,当明日的晨钟再次敲响时,他将告别这片养育他二十年的净土,独自一人,踏上一条寻家、寻道、亦是寻找自己的未知征程。
前路漫漫,红尘滚滚,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
喜欢源灵记之古武风云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源灵记之古武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