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的深秋,黄土高原上已经刮起了带着寒意的风。
《战狼》剧组在废弃铁厂的拍摄已持续月余,主要戏份完成了大半。
这天傍晚,李扬把吴晋叫到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一间用集装箱改造成的简易房间。
"晋哥,坐。"李扬指了指面前的折叠椅,给他倒了杯刚泡好的茶。
吴晋接过茶杯,有些疑惑地看着李扬。
这段时间的合作让他对这位年轻的导演心服口服,不仅是李扬在表演上的拿捏,更是他在整个剧组调度上展现出的老练。
"晋哥,差不多到我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李扬开门见山.
"这一个月相处下来,我看得出来,你在导戏方面的能力足够,在动作戏的设计和拍摄上,更是帮了我大忙。"
吴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扬的意思。
他想起当初李扬邀请他加入青锋影业时,确实提到过会给他导演的机会。
"所以,现在我决定后边的戏份由你来导。"
李扬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在安排明天的拍摄计划。
"你放心,到时候导演一栏上会加上你的名字。"
吴晋先是一怔,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声音在集装箱里回荡:"一定一定!李导你放心,我肯定把后面的戏拍好!"
笑过之后,他才稍稍平静下来,带着试探的语气问道。
"李导,你这是......另有安排?"
"没错。"
李扬点点头。
"我要去趟深圳,给《战狼》的特效戏找找路子。"
"特效?"吴晋有些不解。
"不准备找国外的团队做吗?咱们这戏的特效部分不多,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吧?"
李扬摇摇头。
"不,那是找国内团队。"吴京说着,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担忧写在了吴晋脸上。
"李导,不是我不支持国内团队。”
“但是你看啊,去年上映的《集结号》,战争场面确实震撼,可那是请的韩国特效团队。”
“咱们国内现在的特效水平......"
他顿了顿,回忆起自己在香港拍戏时的见闻。
"我记得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那些箭雨特效就是请的美国团队。”
“国内现在连个像样的动态捕捉设备都没有,更别说流体模拟、粒子特效这些了。"
吴晋的担心不无道理。
2008年的中国电影特效产业确实刚刚起步。
相比好莱坞已经成熟的工业体系,国内的特效公司大多只能完成简单的擦除、合成等基础工作。
就连后来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画皮》,其特效也是主要依靠香港和韩国团队完成的。
李扬理解吴晋的顾虑,但他看得更远。
他知道,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特效技术会迎来飞速发展。
2008年底,国家就出会台相关政策,刺激特效动画行业的发展。
而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
"我想自己组个特效团队。"李扬平静地说着。
此话一出,吴晋震惊非常。
"什么?"吴晋差点打翻手中的茶杯。
"自己组团队?”
“李导,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套动作捕捉设备就要上百万,还有渲染农场、专业软件授权......这投入太大了!"
李扬当然明白其中的困难。
但是,即便是吴晋这样在行业浸润多年,即便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人。
吴京,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时代局限性。
李扬很清楚,如果现在不开始布局,等到《流浪地球》提上日程时再临时抱佛脚就晚了。
虽然《流浪地球》的特效主要是由国内公司MORE VFX完成的,但那是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
而现在是2008年,还没MORE VFX。
那他自己,就要从现在就开始准备。
"晋哥,"李扬站起身,拍了拍吴晋的肩膀。
"之前拍《南京照相馆时》,我就说过,要推进中国电影工业化吗?”
“特效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吴晋还想再劝,但看到李扬坚定的眼神,知道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过两天路阳会来。"
李扬一边整理桌上的文件一边说。
"他也是青锋准备培养的导演,在动作戏方面有些想法,你带着他一起练练。"
等吴晋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想要再详细问问特效团队的具体计划时,李扬已经拿着车钥匙走出了集装箱。
"京哥,后面的戏就交给你了。"
李扬回头笑了笑。
"记住我说的三个要求:人物定位不能变,故事方向不能变,还有......香港那边的朋友,我知道你一直在找他们帮忙做动作戏,光明正大的请来就是,不过……能省则省。"
望着李扬远去的背影,吴晋站在原地,许久才喃喃自语。
"自己组建特效团队......我的李总,你是想干嘛?"
此时的吴晋当然不会知道,李扬的这个决定,将会在未来为中国电影带来怎样的改变。
他更不会知道,今天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实际上是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流浪地球》在做准备。
而在驶往北京的路上,李扬已经开始在脑海中勾勒那个即将在深圳诞生的特效团队的雏形。
他要找的,不是现在就能做出惊艳效果的大公司,而是那些有潜力、有冲劲的年轻团队。
就像后来创造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彩条屋影业一样,他要从现在开始培育属于中国电影的特效力量。
这条路很难,但他必须走。
因为只有这样,当《流浪地球》真正启动时,他们才不需要仰人鼻息,才能真正实现"带着地球去流浪"的那个浪漫梦想。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