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柳岸里,蝉鸣阵阵,国风养老院的“银发非遗手作工作室”里,老人们和培训班的学员们正在筹备一场“非遗手作义卖”。他们要把展览后的部分手作拿出来义卖,所得的钱一部分用来购买工作室的材料,一部分捐赠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为孩子们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
老人们精心挑选义卖作品,张奶奶编了十个竹编小蝴蝶,每个蝴蝶的翅膀上都编着不同的花纹;王奶奶做了二十个漆器书签,每个书签上都贴了不同的螺钿图案;李爷爷则拼了十五个布艺小布包,布包上印着可爱的非遗纹样。培训班的学员们也积极参与,林溪编了五个竹编小篮,那位做漆器书签的中年学员则捐出了自己做的一套漆器茶具。
义卖当天,工作室门口摆了几张长桌,上面摆满了手作作品,每个作品旁边都贴了小卡片,写着作品的名称和制作者的故事。樊赟、倾喃和凰慕带着联盟的年轻团队,在现场引导观众,介绍作品。有位观众看到张奶奶编的竹编小蝴蝶,听说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亲手编的,当即买了两个:“这么精致的手作,还是老人的心意,一定要支持。”还有位企业老板,看到捐赠留守儿童学校的介绍后,一次性买了十件作品,说:“既能支持非遗手作,又能帮助孩子,这样的好事,我肯定要参与。”
义卖结束后,大家一起清点善款,总共筹集了两万多元。樊赟、倾喃和凰慕带着老人们和部分学员,把善款换成书籍和学习用品,送到了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孩子们看到崭新的书籍和文具,开心得蹦蹦跳跳,拉着老人们的手,问他们手作的故事。张奶奶教孩子们编简单的竹丝,王奶奶则给孩子们看自己做的漆器书签,孩子们好奇地摸着螺钿片,眼里满是羡慕。
离开学校时,校长握着樊赟的手说:“谢谢你们,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书籍和文具,还让他们了解了非遗文化,以后我们想和你们合作,在学校里开非遗手作课,让孩子们从小接触非遗,爱上非遗。”樊赟笑着答应:“我们很乐意,以后老人们和培训班的学员可以常来学校,教孩子们做手作。”
回到养老院,老人们坐在工作室里,聊着去学校的经历,脸上满是笑容。张奶奶说:“看到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觉得做手作更有意义了,以后还要多编些竹编,多做些善事。”王奶奶点头:“是啊,能为孩子们做点事,能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咱们再辛苦也值得。”
樊赟、倾喃和凰慕看着老人们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倾喃说:“咱们从办培训班,到办跨国展览,再到做义卖帮助孩子,一步步走来,非遗传承的路越来越宽了。”樊赟点头:“以后咱们还可以做更多,比如在学校里建‘非遗手作角’,让孩子们有固定的地方学手作;还可以和更多国家的养老院合作,让跨国非遗交流一直延续下去。”
凰慕望着窗外的夕阳,笑着说:“岁月还长,咱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只要咱们心怀热爱,坚守初心,非遗的光芒就会一直照亮下去,温暖更多人,也传承更远。”
夕阳的余晖洒在工作室的玻璃窗上,映着老人们和学员们的身影,也映着满室的手作作品。这里的每一件手作,都藏着温暖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非遗传承努力。“轻折柳”的故事,还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慢慢书写,细细编织,走向更远的未来。
喜欢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请大家收藏:(m.qbxsw.com)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