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十一年腊月的后宫,储秀宫的偏院寒风刺骨。小莲缩在墙角,怀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片 —— 那是她昨晚偷偷在油灯下写的 “母” 字,笔画歪歪扭扭,却藏着她对宫外母亲的念想。可没等她捂热纸片,管事嬷嬷就闯了进来,一把夺过纸片撕得粉碎:“你个贱婢!宫女的本分是端茶倒水,识字是想攀龙附凤?再敢偷学,就罚你饿三天!”
小莲咬着唇不敢哭 —— 她今年十八岁,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咳疾,为了给母亲治病,她才入宫当宫女。每月两百文的月钱,除了买药膏寄回家,连买张干净纸片的钱都没有。她曾偷偷在地上画 “母” 字,却总被嬷嬷发现责骂,她不明白:“为什么宫女就不能识字?难道一辈子只能洒扫,出宫后只能乞讨吗?”
不远处的永寿宫,秋菱也在犯愁。她是罪臣之女,入宫三年,每月月钱刚够买些粗粮,宫外的祖母病重,她连抓一副汤药的钱都凑不齐。再过五年她就二十五岁了,出宫后 “除了会铺床叠被,啥也不会”,一想到祖母可能等不到她尽孝,她就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有次她偷偷帮同屋宫女记月钱支出,被嬷嬷撞见,嬷嬷抢过账本扔在地上:“你也配碰笔墨?等出宫了,还不是要靠求人过活!”
这些宫女的苦,江兰早有察觉。御书房里,胤禛拿着皇后递来的 “后宫琐事奏报”,皱着眉说:“惠太妃还在暗中串联宫女,打探御书房动静,可咱们连个可靠的人都没有 —— 宫女们要么怕被报复不敢说,要么啥也不懂,根本分不清谁是眼线。”
江兰放下手里的茶盏,目光落在窗外后宫的方向:“皇上,宫女们不是‘没用’,是没‘底气’和‘本事’。她们遍布各宫,本是最好的情报眼睛,可没读过书,连记个消息都难;又怕出宫后没活路,只能屈从于惠太妃这样的势力。臣请在后宫设‘兰心会’,教她们识字记账,优秀的派去瑞祥号、医馆当差 —— 既给她们一条活路,也给咱们添一双眼睛。”
胤禛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可后宫规矩多,嬷嬷们要是阻挠怎么办?”
“有皇后娘娘支持,再用‘帮后宫理用度’做借口,没人能拦。” 江兰笑着说,“丫蛋教过学子、护工,懂怎么教基础差的人;小宝能做简易账本,适合宫女学;瑞祥号和医馆正好缺账房、登记员,岗位现成。”
三日后,江兰就带着丫蛋、江王氏走进了后宫。皇后把闲置的 “静云轩” 拨给她们做教室,轩里摆着江老实亲手做的矮桌矮凳 —— 桌面打磨得光滑,怕宫女们冻手,桌腿还裹了棉布。江王氏从织坊带来了一百套 “学习包”,每个包里有粗布书包(绣着 “兰心” 二字)、桃木算盘(珠体小巧,适合宫女纤细的手),还有一小盒松烟墨和几张粗糙却干净的麻纸,她还特意熬了 “护眼膏”,装在小瓷瓶里:“孩子们熬夜练字伤眼,涂这个能舒服些。”
“兰心会” 的消息传开后,小莲第一个报了名。她攥着书包,紧张地问丫蛋:“嬷嬷说识字是越矩,我们真的能学吗?学完真的能去医馆当差吗?”
丫蛋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从包里拿出一张 “识字卡”,上面画着一个药罐,旁边写着 “药” 字:“咱们不学那些没用的诗词,就学‘药’‘钱’‘母’这些能救命、能养亲的字。你学好了,以后去医馆记账,月钱够给你娘治病,还能常去看她。”
小莲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紧紧攥着识字卡,像是攥着救命的稻草。秋菱犹豫了两天,也报了名 —— 她想起祖母咳嗽时的模样,咬着牙想:“就算被嬷嬷骂,也要学本事,以后才能给祖母买药。”
兰心会的课程,全按 “后宫实用” 和 “出宫谋生” 来设。基础课上,丫蛋教的第一个字就是 “母”,她指着字说:“这两点像你娘的眼泪,学好了,就能给娘写平安信了。” 宫女们听得格外认真,小莲把 “母” 字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手指发酸,终于写出了一个工整的字;秋菱则对着 “钱” 字反复练习,她在纸上写满 “钱”,心里默念:“多认一个字,以后就能多挣一文钱,给祖母买药。”
进阶课上,小宝带来了他设计的 “简易记账本”。账本分三栏,用图画标注:钱袋代表 “收入”,药罐代表 “支出”,粮仓代表 “用度”。“你们记永寿宫的用度,就写‘红糖 5 斤’,旁边画个小粮仓,谁都能看明白。” 小宝一边演示,一边教秋菱记账 —— 秋菱之前连自己的月钱都算不清,学了半个月,竟能清晰记下 “永寿宫每月领用当归 3 两、红枣 10 斤”,连丫蛋都夸她 “细心,适合当登记员”。
可麻烦还是来了。惠太妃听说兰心会 “教宫女识字,还跟江兰走得近”,就唆使管事嬷嬷去静云轩搜查。嬷嬷带着两个小太监,一脚踹开殿门,吼道:“奉惠太妃之命,搜识字课本!宫女识字是越矩,都给我站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