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吃罢早饭,冯渊换上一身书生长袍,乘坐马车来到了金陵学宫。他今天要在这里领取秀才凭证。
到了学宫门前,冯渊跳下马车,整理衣冠,大步走进学宫大门。学宫内书香阵阵,几位夫子正在教习学生晨读,琅琅书声传入耳中。
冯渊找到管事的书吏,递上相关文书,书吏核实无误后,郑重的将印有官印的秀才凭证交到他手中。
冯渊双手接过凭证,心中颇为满意,这张凭证不仅能让他有资格继续参加科举,考取举人,还可无需路引,便可远行。眼下他随时都可能赶往神京城,有了这张秀才凭证,对他的出行大有帮助。
此后的两日里,他每日都会在府中各处闲逛,表面上似乎只是随意走动,实则是有意的制造与薛宝钗偶遇的机会。
第一次相遇是在后花园的桃花树下,冯渊正在欣赏含苞待放的桃花,薛宝钗恰好路过,两人便聊起了桃花的相关诗句。譬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次相遇是薛宝钗正坐在池塘边看书,冯渊却刚好路过,两人便一起观赏起了荷塘景色。
冯渊发现薛宝钗特别喜欢作诗,便投其所好,频频与她对诗论句。薛宝钗确实才学出众,每当冯渊吟出上句,她总能随手吟出下句,文思敏捷,出口成章,让冯渊不禁暗自赞叹。
有一次,冯渊吟道:“春风得意马蹄疾”,薛宝钗立即接道:“一日看尽长安花”。又有一次,面对庭院中的竹影,冯渊吟道:“绿竹半含箨”,薛宝钗巧妙的续道:“新梢才出墙”。
冯渊又指着湖边的小船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薛宝钗沉思片刻,微笑着回:“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两人相视而笑,彼此都被对方的才情所折服。
通过这几日的接触,冯渊能够明显感觉到薛宝钗对他的态度在悄然发生变化。起初还有些拘谨,说话也比较客套,但随着交流的增多,好感度的提升,两人说话也随意了许多。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到了薛姨妈和薛宝钗母女即将北上神京的最后一日。冯渊决定为她们准备一场精心的饯行宴,既是表达送别之意,也是希望能在离别前再次加深彼此的印象。
当日晚间,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冯府的大厅早已被精心布置,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厅内摆设典雅,宴会就在这里隆重举行。
香菱早早的吩咐厨房,精心烹制了各种精致可口的饭菜,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大厅中灯火通明。冯渊身着锦袍,腰系玉带,整个人看上去风度翩翩,玉树临风。
香菱也精心打扮,身着一身石榴红的丝质长裙,头上插着一支金钗步摇,容颜精致如画。她的身后侍立着谷雨、银杏、凝露、碧珠四名丫鬟,一个个容貌清秀,站姿端正。
不久之后,薛姨妈带着薛宝钗走进了大厅。
薛姨妈身着一件深紫色的长裙,头戴金钗,显得雍容华贵。
薛宝钗则穿着一身淡雅的月白色长裙,腰间系着绣花的丝带,容颜如花似玉,气质端庄典雅。
看到她们进来,冯渊连忙快步上前迎接:“薛伯母、薛小姐能来,令在下荣幸之至,快快请坐。”
薛宝钗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冯渊身旁的香菱,见她容貌出众,气质不凡,而且与冯渊站得如此接近,心中不知怎的涌起一阵酸涩的感觉。
薛姨妈也端详着香菱的容貌,越看越觉得这位姑娘有些面熟,似曾相识,忍不住询问:“不知这位姑娘是何人?怎么瞧着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冯渊在旁边介绍:“两位可曾记得,数日前,薛大少爷强抢到府上的一名美貌丫鬟,就是她了,伯母应该还记的吧。”
薛姨妈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当她望见香菱眉心熟悉的红痣时,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你呀!”
接着仔细打量起香菱的容貌,只见她身着华美的丝绸长裙,头上攒着金钗步摇,整个人显得锦衣华服,十分美丽。如今的香菱气质优雅,容貌出众,竟然不逊于女儿宝钗多少。
这样的打扮分明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的装束,哪里还有半点丫鬟的影子?忍不住疑惑的问:“她如今怎么会...?”
冯渊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解释道:“这还得多谢令公子的成全。薛大少爷那晚给香菱下了春药,情况危急,在下将她救回后,为了解那药性,不得不与香菱……伯母想必能明白其中之意吧。”
虽然后面的话他没有明说,但在座的都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气氛微妙。
冯渊接着道:“自从我与香菱有了肌肤之亲,自然要给她一个名分,于是便将她纳为妾室,如今这府邸的大小事务,也都交由香菱姨娘打理。”
说到这里,冯渊语带鼓励的对香菱说:“菱姨娘,还不过来见过两位客人?”
香菱这时才有机会开口说话,连忙走到薛家母女面前,福身一礼,声音清脆的说:“香菱见过薛夫人,见过薛小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红楼收金钗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穿越红楼收金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