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那块灰扑扑的下品灵石,黄一梦快步回到木屋,关紧房门,背靠门板,才缓缓舒出一口气。
掌心传来灵石微凉的触感和其中蕴含的、远比天地玄气精纯温和的能量波动。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灵石,是通往外界的第一块敲门砖。
十块灵石方能晋升外门,路漫且长。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她没有立刻尝试用这块灵石修炼。《炼气基础》上有提及,炼气期弟子直接吸纳灵石修炼,效率远高于吞吐天地玄气,但过程需全神贯注,引导灵石中相对磅礴的能量缓缓融入自身,切忌急躁,否则易损伤经脉。
她需调整好状态。
先将屋内那简陋石阵检查一番,确认无人动过。随后,她盘膝坐于阵中,并未立刻取出灵石,而是先行运转《引气诀》,引导石阵汇聚而来的稀薄玄气,缓缓平复因方才交易而略有波动的心绪。
直至心神彻底沉静,体内玄气圆转自如,她才珍而重之地取出那块下品灵石,双手合握,置于丹田气海位置。
再次运转《引气诀》,但此次意念却专注于掌心灵石。
功法催动之下,灵石微微一热,一股精纯温和、远超乎她想象的灵气流,如同涓涓细流,顺着掌心劳宫穴缓缓涌入经脉!
这股灵气流远比天地玄气更易引导,几乎无需过多炼化,便轻易融入她自身的玄气之中,沿着功法路线运转周天,最终汇入丹田。
效率之高,让她心惊,更让她狂喜!
仅仅只是一个周天,丹田内那炼气四层的玄气,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了一丝!比得上她平日借助石阵苦修大半日的效果!
这就是灵石的作用吗?难怪修士皆对灵石趋之若鹜!
她不敢怠慢,收敛心神,全神贯注地引导着这股精纯灵气,一遍又一遍地运转周天。
时间在修炼中飞速流逝。
当她再次睁开眼时,窗外已是明月高悬。掌心中的那块下品灵石,色泽变得极其黯淡,表面甚至出现了几道细微的裂纹,其中的灵气已十去八九。
而她的丹田之内,那炼气四层的玄气,赫然壮大了近一成!经脉也在那精纯灵气的滋养下,感觉愈发顺畅坚韧。
一块下品灵石,竟有如此神效!
欣喜之余,亦是凛然。修炼速度是加快了,但这消耗也极其惊人。这一块灵石,若按杂役任务报酬,不知要积攒多久。十块灵石的晋升费用,更像是一座大山。
必须找到更稳定的灵石来源。
侯三…寒铁砂…
她回忆起侯三当时急切而贪婪的眼神。那包寒铁砂绝对物超所值。但寒潭之下是否还有?再去探寻,风险几何?
她心神沉入感应。
【选择再次前往寒潭搜寻寒铁砂】→〖中下签〗:小凶,侯三或已暗中留意,再次前往易被其跟踪察觉,且寒潭下寒铁砂储量不明,碧水蟾活跃度未知,风险大于收益。
果然!侯三那人绝非善类,一块灵石换走恐怕只是权宜之计,他定然怀疑寒铁砂的来历,甚至可能暗中监视自己。
暂时不能再去寒潭了。
那剩下的沉泥铁砂呢?侯三对此不屑一顾,那位外门弟子也直言是“废矿渣”。但她的金手指曾提示“或可用于炼制最低等阵基、符墨”。
或许…该试试另一条路?那本兽皮纸册上临摹的“聚灵阵”虽无法布置,但其原理,能否借鉴到她的简陋石阵上,稍作改进?
说干就干。她将那块几乎耗尽灵气的废灵石收起——此物或许还有其他用途,不能丢弃——然后开始琢磨那简陋石阵。
她回想着聚灵阵的几个关键节点和玄气流转示意,尝试着调整那几块石头的摆放角度和距离,甚至不惜再次消耗玄气,微弱地激活某些节点,感受其变化。
一次次微调,一次次感应。
【石阵结构调整一】→〖中中签〗:无效。 【石阵结构调整二】→〖中中签〗:微效,汇聚范围略增,然效率未提升。 【石阵结构调整三】→〖中下签〗:结构失衡,略有扰流,效果反降。
进展缓慢,但她乐此不疲。这就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谜题,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让她对石头特性和那玄之又玄的“导流”多了半分理解。
直至深夜,她才勉强将石阵的汇聚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又提升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她停下手中动作,并非放弃,而是知道欲速则不达。今日收获已足,需消化巩固。
就在她准备歇息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几块之前试验效果不佳、被淘汰下来的石头。其中一块暗红色、质地酥脆的石头,在她方才多次尝试调动玄气引导石阵时,似乎…隐隐吸收了一丝极微弱的火属性玄气?
嗯?
她心中一动,捡起那块暗红石头。入手温热,与周围石头的冰凉截然不同。
《常用杂矿图解》上似乎提到过,某些矿坑深处会伴生一种“火绒石”,性燥热,质地脆,无法用于炼器,但凡俗武林中有人将其碾磨成粉,用于引火或制作粗劣的火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问道录:趋吉避凶谋长生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问道录:趋吉避凶谋长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