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兄弟俩一个认真抄写,一个在旁加油打气之时,朱允熥刚抄了没一会儿,便把毛笔一扔,往椅子上一靠,耍赖道:“大哥,我实在抄不下去了,这也太累人了,手酸得不行,这才抄了几行,离十遍还远着呢,我不想抄啦!”
朱雄英无奈地看着三弟,劝说道:“三弟,你可不能半途而废呀,爹既然让你抄,肯定是希望你能从中学到东西。你要是现在不抄了,回头爹知道了,肯定又要生气。咱们都坚持这么一会儿了,再坚持坚持。”
朱允熥皱着眉头,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大哥,要不咱们想个办法,既能让爹觉得我抄了十遍,又不用费这么大力气?比如说,咱们把之前抄过的纸,多叠几次,看起来就像有好多页了。”
朱雄英一听,立刻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双手背在身后,严肃地说道:“三弟,这可使不得!咱皇家子弟,行事当光明磊落,怎能用这般偷奸耍滑的手段?爹让你抄书,是为了让你明白圣人之道,你若弄虚作假,那岂不是辜负了爹的一片苦心?日后被爹发现,你想想后果有多严重!”
朱允熥却不以为然,眨了眨眼睛,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大哥,你想想啊,爹让我抄书,最终目的不就是想让我记住圣人的话嘛。我就算用这法子骗过爹,可那些话我早就记在心里啦。再说了,这《论语》我都快背得滚瓜烂熟,抄来抄去不也是浪费时间?咱换个法子,既让爹觉得我认真抄了,又能节省时间去学更多有用的东西,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朱雄英皱着眉头,还想反驳:“三弟,话可不能这么说,抄书不仅仅是为了记住字句,更重要的是在抄写过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你这般投机取巧,如何能真正明白圣人的教诲?”
朱允熥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大哥,你想啊,我要是把抄书的时间省下来,去学骑马射箭,强身健体,将来上战场杀敌,为大明开疆拓土,这不是更有用?圣人之道虽好,可光会纸上谈兵也不行呀。咱得灵活变通,不能死脑筋。而且啊,这事儿只要咱俩不说,爹怎么会知道?”
隔壁房间里,朱标和常氏正听得真切,两人面面相觑,皆是又好气又好笑。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哎,骗就骗吧,还能咋办,毕竟孩子才四岁,能懂什么大道理。”
常氏忍不住白了朱标一眼,嗔怪道:“瞧你,一开始还说要严加管教,现在倒好,孩子一耍点小聪明,你就心软了。”
朱标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常姐姐,你也看到了,这俩孩子鬼精鬼精的,尤其是允熥,那歪理一套一套的。真要硬逼着他抄,说不定抄得也是心不在焉,还不如就随他去。
而另一边,乾清宫内气氛略显凝重。毛骧恭敬地跪在朱元璋面前,回禀道:“陛下,微臣已多方打探,仔仔细细查了三皇孙身边所有的人,并未发现有可疑之人教唆皇孙。与三皇孙走得近的,皆是东宫的侍从、夫子,他们言行并无不妥之处。”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审视与思索,缓缓开口道:“嗯?竟无一人可疑?这就怪了,那小子说出的那些话,绝非他这个年纪能想出来的,难道真是他自己凭空琢磨的?”
毛骧低头说道:“陛下,三皇孙向来聪慧,说不定真是他平日里自己读书,有了这些新奇的想法,只是尚未把握好分寸,才闹出这般事端。”
朱元璋轻抚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说道:“这小子既然无心好好研读圣人经典,整日琢磨些稀奇古怪的言论,那就别在书房里耗着了,让他去练武吧,也好磨磨他那跳脱的性子。”
毛骧面露难色,低头说道:“陛下,三皇孙如今才四岁,这年纪练武,会不会太早了些?”
朱元璋瞪了毛骧一眼,没好气道:“四岁咋了?想当年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琢磨着怎么在乱世中活下去了。小孩子就得从小打磨,不然长大了不成器。朕看这小子机灵劲儿十足,练武说不定能让他收收心,别一天到晚净整些幺蛾子。”
毛骧赶忙点头称是:“陛下圣明,只是这练武之事,还需挑选一位合适的师傅,悉心教导三皇孙才是。”
朱元璋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嗯,你说得有理。去把徐辉祖给朕叫来,他武艺高强,为人又稳重,让他来教导允熥,朕放心。告诉他,务必把允熥给朕教出个样子来,若是教不好,朕拿他是问。”
毛骧领命道:“是,陛下,微臣这就去办。”说完,便退了出去,赶忙去安排此事。
而东宫这边,朱标故意没有识破的朱允熥骗术。免了朱允熥抄书。朱允熥还在为躲过抄书的惩罚而暗自窃喜,浑然不知皇爷爷已经为他安排了新的“挑战”。
过了几日,毛骧带着徐辉祖来到东宫。朱允熥看到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进来,正好奇发生了什么事,就听毛骧说道:“三皇孙,陛下有旨,命徐辉祖徐大人教导您习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大明熥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