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的背叛性举动和楚、秦可能的态度变化,让晋国朝廷震惊不已。先轸力主立刻调集重兵,以泰山压顶之势扑灭齐国的挑衅,杀鸡儆猴。
但狐偃、赵衰则更加忧虑:“若攻齐,楚军趁机北犯如何?秦军若出函谷关报复崤山之仇又如何?三面树敌,国力恐不能支!”
晋襄公陷入亲政以来最艰难的抉择。他既觉得先轸之言有理,霸业不容挑衅;又担心狐偃、赵衰所虑成为现实。
朝议之上,争论异常激烈。先轸坚持己见,言辞愈发尖锐,甚至直言:“若因瞻前顾后而纵容齐逆,则霸业崩解,始于今日!”这话听在年轻国君耳中,竟隐隐有指责之意。
最终,晋襄公做出了一个折中但显然更偏向保守的决定:派重臣率一支规模可观的军队前往齐鲁边境,威慑齐国,迫其屈服,但暂不发动全面进攻。同时,紧急派遣使者前往楚国和秦国,进行外交斡旋,试图稳住这两大巨头。
先轸对这个决策深感失望,退朝时面色沉郁,一言不发。他与狐偃等老臣之间,首次出现了明显的战略分歧。而晋襄公看着先轸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心中那丝微妙的忌惮,似乎又加深了一分。
内部的裂痕,在外部的巨大压力下,开始悄然显现。而齐国的举动,如同第一块被抽掉的积木,是否会引发整个中原霸权体系的连锁崩塌?晋国这艘巨轮,在内外交困的暗潮冲击下,能否继续稳住航向?
尾声: 就在晋国使者即将出发前往楚、秦之际,一匹快马带着边境的滚滚烟尘,疯狂驰入绛都。信使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声音嘶哑而惊恐:
“报——!北狄……赤狄大部联军,趁我中原纷乱,突破边塞,长驱直入,兵锋已逼近……逼近邢、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消息传来,举朝骇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北方的狼烟,竟在这个最要命的时候,冲天而起!
晋襄公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先轸、狐偃、赵衰等所有重臣,也瞬间忘记了之前的争执,目光齐齐投向北方,充满了无比的震惊与凝重。
最大的危机,总在意料之外降临。晋国的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风暴前夜。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