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当时农村进城是真的很麻烦,不过好在天气晴朗,道路平直,推车的情景不是太多,吕辰一行人还算顺利。到达昌平,找到一家小店,两夫妻开的,吕辰提议大家在此歇脚,吃了素卤面和贴饼。
再次启程就一路平坦,几乎所有人都坐到了马车上,大家招呼着唱些小曲儿,一路欢声笑语,很快就到了德胜门。
经过简单的盘查登记,走德胜门大街转入鼓楼西大街,绕过鼓楼、穿过地安门,到达景山后街,最终在傍晚到达宝产胡同,两架双套胶轮马车停在巷口,给牲口戴上兜嘴,打来饮水,七个壮劳动力一起动手,动静非常大,这个时候正好是饭点,邻居们大多下班在家,纷纷开门查看。
小雨水早先一步向吴家跑去,大声道:“吴奶奶,吴奶奶,我们回来了!小咪乖不乖。”说着就把小咪抱了过来。
吕辰大声道,各位邻居,打扰大家了,这些都是我们白杨材的乡亲,这次我们兄妹三人回乡秋收,路途遥远,乡亲们帮忙送过来。
一会儿,所有东西都搬进了储藏室,何雨柱去厨房做饭。吕辰带着三水叔、张上泉,收拾好草料袋、水桶,又清理了牲口粪便,驾车前往德胜门,在城门外关厢找了个车巴店办理了入驻,约定好明日来取。又带着三水叔和张上泉回到宝产胡同。
吃了晚饭,一行人又前往澡堂洗了个澡。
晚上,何雨柱将一扇猪肉分割成了两斤大小的小块。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厨师就是不一样,一刀下去,误差不会超过一钱。
吕辰来到张科长家,张科长正在看报纸,看见吕辰来,招呼吕辰坐下道:“小辰,你不在家招呼乡亲们,跑到我这里来有什么事?”
吕辰说道:“张叔,乡亲们一路太累,都已经睡下了,这次我们兄妹三人回老家秋收,托乡里长辈爱护,不仅帮忙收了粮食、交了公粮,还安排村里叔兄一路护送。又怜我兄妹孤苦、需要油水,送了一头大肥猪。”
顿了顿又说道:“张叔您提醒过粮票年底就要下来了,想来以后要获得粮食也不容易,这次我们得了这么多东西,藏着掖着反而惹人猜疑。我和表哥商量,决定大大方方请街坊们来吃一顿,分享清楚来源,也让大家知道我们兄妹是靠乡亲情分和老底子,不是乱来的。以后日子还长,雨水要上学,我们得清清白白做人。”
张科长想了想,道:“小辰,你这样想没错,这年头粮食的确紧张,不过你们三个孩子,一年到头也就指望着这些收获过活,要计算着过日子,没必要破费,你要是担心邻居们有情绪,大可不必,我一会去找他们帮你解释清楚。”
吕辰哪里会同意,凭他上辈子农家乐老板的精明,这么好的“丰收宴/杀猪宴”借口,还不赶紧抓住请客。要知道这些邻居都是些什么人,大学老师、公安局实权干部、公销社工作人员、媒体从业者、铁路工人……,完全是精英好不好,如果不是邻居身份,一般人恐怕要见着都难,更遑论请客。必须要办,还得办漂亮了。
于是说道:“张叔你误会了,我可不是担心邻居们有情绪,我兄妹三人初到,因为我们的烈属身份,政府政策好、领导又关爱、邻居也倾心照顾,心里一直感激,如今,我们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了大量粮食,理所当然要与邻居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张科长点头:“你这样说也不错,你打算怎么办?”
吕辰道:“后天就是休息日,想必大家都会在家休息,就定在后天中午,既然要办,那就全部都来,到时候整两个硬菜,都是家里带来的。大伙一起乐呵乐呵。”
从张科长家出来,吕辰又来到吴家,吴奶奶在纳鞋底,一个年轻妇女正在教孩子认字,吴家二婶子正在洗衣服。
吕辰恭敬道:“吴奶奶好、大婶子好、二婶子好。”
大家打完招呼,吕辰说道:“吴奶奶,老家秋收得了些东西,乡亲们硬塞给我们一头猪。这周末,想请您和老太爷、大婶婶、二叔叔、二婶婶还有弟弟妹妹们都来我们小院吃顿便饭,算是我们兄妹仨一点心意,也感谢您帮我们看家照顾小咪。”
吴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哎哟,小辰太客气了!好好好,一定去!”
吕辰又对吴家大婶子道:“大婶,听说你们供销社能买到常备药品,我想请你帮我采购一些,明早给乡亲们带回去。”
吴家大婶子笑道:“小辰你要些什么,现在供销社已经关门了,明天一早你跟我去,我给你拿。”
吕辰道:“就是些常备药,像红药水、紫药水、APC这些,如果有宝塔糖就更好了,不过要的有点多,按照5块钱的量配就好。”
“这些都有,没问题”吴家大婶子肯定道。
到了甲三号赵家,赵老师正在看书。听吕辰说明来意,他推了推眼镜,温和笑道:“小吕同志有心了,这是大喜事,我们全家一定准时到。雨水上学的事,我已经和西街口小学王校长提过,过完年就去。” 赵二叔、赵二婶也笑着应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