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0多天的埋头抄写,吕辰终于把《亮剑》42万字写完了。他对原书进行了一些调整,如明确“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李云龙的胜利离不开上级的正确指挥和根据地群众的支持;深刻讴歌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战斗的惨烈与革命者的豪情、幽默并存;强调阶级情感与民族大义,对日寇的刻骨仇恨,对战友、对百姓的深厚情谊。
晚上,他拿着两斤蔬菜和书稿来到赵老师家,赵奶奶正在做书包,想来是给大孙子做,这个书包是白棉布做的,板板正正的的,赵奶奶正在绣着一个精致的五角星,手法有点类似于西南地方彝绣,但针脚完全就是苏绣风格。赵二婶正在洗衣服。
“赵奶奶好、二婶好,赵二叔在家吗?我想找他一点事。”吕辰放下蔬菜,行礼问道。
“小辰不用客气,你二叔现在在书房,你直接去找他。”赵奶奶两个手指一绕,就打了一个结,看起来竟然有一种莫名的韵味。
吕辰都看呆了,“赵奶奶您这手艺,是这个!”吕辰比了一个大姆指。
“这个是给雨水做的,她就要上学了,你们两个男娃也不会做这些,我没事就给她做了,一会你拿回去。”赵奶奶优雅的笑道。
吕辰内心感动,开心道:“谢谢赵奶奶,我一定监督雨水好好学习,要是考不了第一名,让她来给您跪着,您不原谅她都不敢起来。”
“你这个猴精。”
吕辰来到赵编辑的书房,赵老师和赵编辑正在谈论着一些时事。
行过礼,吕辰把书稿递给赵编辑:“赵叔,我最近不是在家无事吗,我就想着我爹以前和我讲的那些故事,我试着整理写了点东西,想给我爹和牺牲的叔叔伯伯们留个念想,您是行家,能不能请您抽空帮我看看,这样写行不行?要是行,可不可以拿去出版,换点家用,我对出版一窍不通,该往哪儿投合适?”
赵编辑非常惊讶:“小辰,你今年多少岁了?能写书!快拿给我看看。”
“马上十五了!我这是孩子没娘,吃了点百家饭,平时想得多了点。”吕辰赶紧回答。
赵编辑接过书稿,开始不以为然,渐渐被故事吸引,大约十分钟左右,又迅速翻看了后继的内容,貌似有点惊诧于吕辰的文笔和构架能力:“好!写得太好了!有血性!我看投人民文学或者解放军文艺最对口!我建议你投人民文学,你再在回去写一封信,说明你是烈属,写这个是为了纪念父辈…,我先看看,一会你写好拿给我,我明天就拿给主编看看。”
赵老师也有点惊讶,“二弟,这书的确如你所言?”
赵编辑说道:“大哥,这小子是真的深藏不露,你也看看就知道了。”说着把看完的部分递给了赵才师。
吕辰看看没自己什么事,退了出来。
风风火火的跑回了书房,提笔写道:
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部 诸位同志钧鉴:
今不揣冒昧,奉上拙稿《亮剑》一部,恳请审阅。小子吕辰,年方十六,系革命烈士吕铁锤遗孤。先父生于燕赵,1942年投身革命,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曾荣获“华北解放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1953年因战伤复发殉国。
先父生前,常于病榻讲述战斗往事。其所述同袍壮举、乡亲恩义、战场硝烟,皆血泪铸成,感人肺腑。小子幼承庭训,每闻父言,未尝不热血沸腾,恨不能以身代父,再战疆场!先父既殁,小子不忍英雄事迹湮没,遂斗胆以稚拙之笔,将先父遗泽整理连缀,辅以文学渲染,欲为牺牲之叔伯辈留一纸血性碑传。
拙稿所述,力图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之革命英雄气概;人民军队与根据地群众鱼水相依、血肉相连之深厚情谊;普通战士于烽火中淬炼成长,为民族解放奉献一切之精神涅盘。
书稿所涉战役、人物皆系艺术虚构,唯求忠实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之方针,使后世知今日和平,实乃先烈以骨血浇筑。
小子才疏学浅,文稿粗陋。然笔底一字一句,皆为先父及万千英灵泣血之回声。倘蒙不弃,得以付梓,则先烈忠魂可慰,小子孝心可表。拙稿若有一二价值,恳请贵社同志斧正指导;若不堪用,亦乞掷还,绝无怨怼。
此致
革命敬礼!
投稿人:吕怀英(笔名)
拿着信,牵着雨水,来到赵奶奶家感谢,雨水承诺用小咪以后要给赵奶奶家抓老鼠,逗得赵奶奶开心不已。
吕辰把书信交给赵编辑,赵编辑看了一眼,点头,又开始阅读书稿,赵老师也没理会吕辰。
看着挎着新书包,一脸兴奋,憧憬上学的小雨水,吕辰摇了摇头,真是年少不懂事啊,竟然还有想上学的,没见识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毒打,要这个时候,老师打人可是天赋权柄“雨水,你抓紧玩吧,以后日子就难熬喽”。
又逗和赵奶奶家孙子玩了一会,才拉着小雨水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qbxs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