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勋仪式在基地中央广场举行,没有过多的铺张,却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有没有紧急任务的官兵整齐列队,目光聚焦在临时搭建的简单主席台上。灰白色的天光透过能量护盾,洒在每一张或年轻或沧桑、却同样坚毅的脸庞上。
赵卫国指挥官站在台前,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整个广场,沉稳而有力:
“……在此,我代表希望基地军事委员会,并经由地球联合防御理事会授权,授予龙渊同志,‘希望之星’一级战斗勋章,及‘上校’军衔!授予艾雯同志,‘希望之星’一级贡献勋章,及‘技术总顾问’特聘职务!”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为了表彰他们拯救前哨站的功绩,更是为了他们所带来的、对抗“灰潮”的崭新希望。
龙渊穿着一身笔挺的、为他特制的基地军官常服,肩上的上校肩章在光线下泛着冷峻的光芒。他上前一步,向赵卫国和台下的将士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仿佛早已融入骨髓。他的身姿挺拔,眼神锐利而平静,曾经萦绕在他眉宇间的些许迷茫和疏离,在此刻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取代。
艾雯则换上了一套合身的、带有科研人员标识的浅色制服,柔顺的长发简单束起,少了几分之前的柔弱,多了几分干练与沉静。她手中依然握着那根“钥匙”,此刻它收敛了所有光华,如同古朴的工艺品。她微微躬身,向众人致意,脸上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笑容。
仪式结束后,他们搬离了隔离区,被分配到了基地生活区一套相邻的、拥有独立窗户(虽然窗外依旧是灰霾和山岩)的军官公寓。房间内设施齐全,甚至有一个小型的冥想静室,显然是基地特意为他们准备的。
新的身份,带来了新的责任和全新的生活。
龙渊被正式编入基地作战序列,隶属于直属指挥部的“特殊战术与技术应用小组”(简称特技组),并担任格斗与空间战术教官。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协助基地筛选和训练一批拥有空间亲和潜力或特殊异能的士兵。
在基地深处一个改造过的巨大训练场内,龙渊站在五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眼神中带着好奇、兴奋甚至一丝不服气的战士面前。这些战士是基地的精英,但在龙渊看来,他们对自身潜力的开发和能量运用,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
“空间,并非虚无。”龙渊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战士的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它无处不在,它拥有结构,拥有‘纹理’。感知它,理解它,然后……才能影响它。”
他抬起手,没有动用多少能量,只是轻轻在面前一划。一道细微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空间涟漪荡漾开来,他面前的一个训练假人仿佛被无形的刀刃切过,悄无声息地分成了两半,断口光滑如镜。
战士们一片哗然,眼中的不服气瞬间被震撼取代。
“这并非单纯的力量,而是技巧,是认知。”龙渊目光扫过众人,“从现在开始,忘记你们之前学的一切发力技巧。首先,用你们的精神,去‘触摸’你们周围的空间……”
训练是艰苦而枯燥的。大多数战士连最初的空间感知都无法做到,精神力的消耗让他们疲惫不堪。但龙渊极富耐心,他将自己当初摸索的经验简化、拆解,结合基地提供的神经感应和生物反馈设备,一点点引导他们。
几天后,终于有一名年轻的女兵率先发出了惊呼:“我……我感觉到了!像水……又不像……有阻力!”她成功让面前的一个小金属球微微晃动了一下,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却标志着从零到一的突破!
有了第一个成功者,其他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龙渊因材施教,对于感知敏锐的,引导他们向侦查、干扰方向发展;对于精神力强大的,则尝试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空间防御或短距挪移。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接触和学习基地的现代军事技术和装备。从单兵动力外骨骼到重型机甲的基本操控,从高斯步枪到等离子炮的能量原理,从基地防御体系的能量节点分布到大型星舰(虽然希望基地目前仅存几艘中小型舰船)的基础构造。他那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空间感知,让他对复杂机械结构和能量回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速度,往往能一眼看穿关键,并提出一些连基地工程师都为之惊叹的、基于空间层面优化的奇思妙想。
他与基地工程师合作,尝试对一台制式机甲进行微调,通过极其细微的空间结构加固和能量导流优化,竟然使其关节灵活度和能量传输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五!这个消息在基地技术部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龙渊不仅仅是强大的战士,更是一个潜在的、革命性的技术专家!
另一边,艾雯也迅速融入了基地的科研与民生体系。她的“技术总顾问”头衔并非虚职,主要职责是协助林静博士的团队,深入研究生命能量的本质及其对“灰潮”的净化机制,并指导基地的农业和生态恢复项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重生特种兵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末世重生特种兵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