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入口处透进的微光,被一个模糊的人影彻底堵死。死亡的寒意如同实质,瞬间攫住了地下空间内每一个人的心脏。沈哲明和江华几乎能听到彼此血液冻结的声音,握着匕首的手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极其沙哑、苍老,却又带着一丝熟悉腔调的声音,从洞口低低地传来:
“江华同志……沈大夫……是俺……老韩……”
老韩?!那个曾帮他们从市政公署档案股取回图纸的“清洁工”韩师傅!
紧绷的弦骤然一松,巨大的惊悸过后是几乎虚脱的 relief。江华连忙压低声音回应:“韩师傅?快进来!”
洞口的人影迅速缩了进来,并熟练地将木板恢复原状,地下再次陷入一片黑暗,只能听到一个粗重的、带着剧烈喘息的呼吸声。
“韩……韩师傅……您怎么找到这里的?‘冰雕’同志他……”江华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老韩在黑暗中摸索着靠墙坐下,喘息了好一会儿,才用悲痛而压抑的声音说道:“‘冰雕’……他……他牺牲了……为了掩护俺……和情报……”
尽管已有预感,但亲耳听到确认,依旧如同重锤击胸。黑暗中响起了周大姐压抑不住的啜泣声。
“俺……俺是顺着‘冰雕’同志留下的最后标记……一路找过来的……”老韩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虚脱和后怕,“城西……全是鬼子……他们发现了死信箱……设了埋伏……‘冰雕’同志为了把敌人引开……故意暴露……他……他拉响了手榴弹……”
悲壮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令人心碎。
“那情报……”沈哲明急切地问,这是“冰雕”用生命换来的东西!
“在这里……”老韩在怀里摸索着,掏出一个被汗水、也许还有血迹浸透的、小小的油纸包,递给了江华,“‘冰雕’同志在最后时刻……塞给俺的……他说……这是……从洋行泄露事件中……流出的……最关键的东西……”
江华用颤抖的手接过油纸包,在黑暗中紧紧攥住。它很小,很轻,却承载着同志的生命和无限的希望。
“外面……现在情况怎么样?”江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沉溺于悲痛的时候。
“全城戒严……出入要道全被封死了……鬼子像疯了一样在搜捕……”老韩的声音带着恐惧,“松浦洋行那边……被围得像铁桶一样……听说……死了不少人……有鬼子的……也有穿白大褂的……现在只准进不准出……里面具体咋样……谁也不知道……”
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泄露事件显然造成了严重伤亡,并且敌人正在极力封锁消息和控制事态。
“韩师傅,这里也不安全了,您知道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暂时容身吗?”沈哲明问道。老韩是本地地下党的老人,对哈尔滨的犄角旮旯应该比他们更熟悉。
老韩沉吟了一下:“有个地方……或许可以……是俺一个老表以前挖的藏身地窖,在‘新地街’最里头,比这儿还偏……就是条件更差……”
“就去那里!”江华立刻决定。必须立刻转移,敌人很可能会顺着老韩来的踪迹搜到这里。
没有丝毫耽搁,几人再次行动起来。在老韩的带领下,他们如同地鼠般,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夹缝”,在迷宫般的“新地街”棚户区深处,找到了那个隐藏在一堆散发着恶臭的破烂下面的、更加狭窄潮湿的地窖。
地窖比“夹缝”还要不堪,几乎无法直腰,空气污浊得令人头晕。但此刻,安全是第一位的。
安顿下来后,江华才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浸满血汗的油纸包。
里面没有文件,没有图纸,只有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一小卷微缩胶卷。这在当时是存储大量信息的高科技手段,通常需要专用的阅读器才能查看。
第二样,更让人意外——是一张被仔细折叠的、质地特殊的半透明油纸,上面用极其细密的笔触,手绘着一些复杂的分子结构式和看不懂的化学符号,旁边还有几行潦草的德文注释。看起来,像是某种……生化制剂的配方或结构图碎片?
“微缩胶卷……我们需要阅读器……”沈哲明皱起眉头,这东西在他们手里如同无字天书。
“阅读器……很难弄到……”“冰雕”不在了,老韩对这类高科技设备也一筹莫展。
江华的目光则紧紧盯在那张手绘的油纸上。她虽然看不懂那些化学符号和德文,但直觉告诉她,这东西可能和“彼岸花”直接相关!也许是黑泽笔记的残页?也许是某个研究人员在混乱中带出来的关键数据?
“‘冰雕’同志拼死送出来的……一定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江华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笃定,“胶卷我们暂时无法解读,但这张纸……我们必须想办法搞清楚它上面是什么!”
她看向沈哲明:“哲明,你的德文和化学基础最好,你能看出什么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锦绣烬:关东寒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