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自幽州出发,一路向北,途中山川阻隔,道路崎岖。时值深秋,朔风渐起,草木枯黄,天地间一片萧瑟。徐荣身着玄甲,腰悬长剑,每日勒马于军前,督促将士赶路。他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历经多年征战,那份杀伐决断的气势早已深入骨髓。麾下将士皆是精锐,步兵方阵整齐划一,骑兵坐骑神骏,弓箭手臂力过人,一路之上,虽偶有小股乌桓游骑袭扰,却都被大军轻松击溃。
三日后,日近正午,徐荣大军终于抵达柳城郊外。远远望去,柳城依山而建,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厚实,皆是用夯土层层筑成,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却依旧坚固异常,在秋日的阳光下泛着沉沉的土黄色光泽,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俯瞰着来犯之敌。城墙高达三丈有余,顶部宽约两丈,可供数名士兵并行,墙面上布满了箭孔,隐约可见其中闪烁的寒光。城墙之上,乌桓士兵手持强弓硬弩,身披皮甲,神情肃穆,严阵以待。他们大多身材高大,面容粗犷,眼神中带着悍勇与警惕,手中的弓箭早已拉满,箭头直指城外。城头上,一面面黑色的狼头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旗面上的狼头栩栩如生,仿佛要择人而噬,透着一股蛮荒之气。
柳城之外,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此时的草原早已褪去了夏日的青翠,换上了一身枯黄的衣裳,风吹过,草浪翻滚,如金色的海洋。就在这片草原之上,乌桓联军的大营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帐篷皆是用牛羊皮制成,呈圆锥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布草原。黑色、褐色、红色的帐篷相互交织,其间炊烟袅袅,偶有战马嘶鸣,更显大营的生机与肃杀。营寨之外,设有鹿角、拒马等防御工事,巡逻的士兵手持弯刀,来回踱步,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大营上空,旌旗如林,除了乌桓部的狼头旗,还有其附属部落的各色旗帜,迎风飘扬,气势恢宏,尽显乌桓联军的强盛。
徐荣勒马立于大军前方的高坡之上,胯下的战马神骏非凡,通体乌黑,唯有四蹄雪白,此刻正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徐荣举起手中的鎏金马鞭,指向远处的柳城,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惊雷般在将士们耳边炸响:“将士们,前方便是柳城,蹋顿的主力就在城中!乌桓蛮夷,犯我疆土,掳我百姓,罪恶滔天!今日一战,定要攻破柳城,斩杀蹋顿,平定乌桓,还北疆安宁!此战,立功者,赏千金,封万户侯;退缩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攻破柳城!斩杀蹋顿!平定乌桓!”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云霄。将士们个个双目圆睁,神情激昂,脸上洋溢着必胜的信念。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寒光闪烁,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庞。多年的征战,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保家卫国的信念与建功立业的渴望。呼声持续了许久,方才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战气,连草原上的风声都仿佛变得急促起来。
徐荣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大军展开阵型,准备进攻!”
军令如山,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步兵迅速列成一个个紧密的方阵,每个方阵皆由数千人组成,士兵们手持坚固的铁盾和锋利的长矛,铁盾在前,长矛在后,层层叠叠,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朝着柳城逼近,步伐沉稳,踏在草原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如同惊雷滚动,撼人心魄。
骑兵则分成左右两翼,各自列成狭长的队列,骑手们身披重甲,手持马刀或长矛,胯下战马昂首嘶鸣,躁动不安。他们眼神锐利,紧盯着柳城的城门和两侧的草原,随时准备冲锋,截断敌军的退路,防止蹋顿率部突围。
弓箭手们则在步兵后方列成三排阵列,他们身着轻便的皮甲,便于行动,手中的长弓皆是由上好的牛角和木材制成,拉力十足。弓箭手们搭弓上弦,箭矢如流星般对准了城墙之上的乌桓士兵,只待军令下达,便要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整个汉军阵型严整,攻防兼备,如同一张铺开的大网,缓缓朝着柳城笼罩而去。阳光洒在士兵们的盔甲和兵器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气势如虹。
柳城之上,蹋顿单于身着镶嵌着宝石的皮甲,头戴金冠,手持一柄沉重的铁刀,立于城楼正中。他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带着一丝阴鸷与桀骜。作为乌桓各部的首领,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武和智谋,统一了乌桓各部,势力日益强盛,早已不将汉朝放在眼中。此刻,看到徐荣大军展开阵型,气势磅礴,蹋顿的眉头微微皱起,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他沉声道:“弓箭手准备!待徐荣军进入射程,即刻射击,务必将其挡在城墙之外!”
乌桓士兵纷纷响应,立刻搭弓上弦,手中的弓箭对准了逼近的汉军。他们大多常年在草原上狩猎,箭术精湛,但面对汉军如此严整的阵型和强盛的气势,不少士兵的手指微微颤抖,眼神中闪过一丝紧张。毕竟,汉朝的国力依旧强盛,汉军的战斗力更是威名远扬,此前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乌桓部虽偶有胜绩,但也深知汉军的厉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