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烟客
枯荣大殿那仿佛承载着万古轮回的沉重门户,在身后无声地闭合,将那片浩瀚的星河与半枯半荣的古树景象隔绝于内。
沈砺跟着那名沉默寡言的灰袍执事,踏出了大殿。
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再是法则奔涌的浩瀚与虚无,而是真实、冰冷、带着岁月沉淀与森严秩序的山间气息。
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极其宽阔的汉白玉平台上。平台悬浮于云海之上,边缘矗立着几尊形态古拙、饱经风霜的青石异兽雕像,目光睥睨着下方翻滚的云涛。远处,数座险峻奇绝的山峰刺破云海,如同抵天神剑,峰顶隐约可见亭台楼阁的轮廓,在日光下闪烁着淡淡的符文光晕。清冽的空气中蕴含着远比外界浓郁的精纯灵气,吸一口令人精神微振,但也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冷硬的规矩感。
这里,才是玄天宗内山的真实景象。
与枯荣大殿内那自成天地的法则奇观相比,这里更像是人力与自然伟力结合、历经无数岁月打磨而成的仙家圣地,威严,肃穆,却也透着一种令人不敢放肆的拘谨。
前方引路的灰袍执事停下脚步,转过身。这是一个面容普通、看不出具体年纪的男子,眼神平静无波,如同两潭深水,气息内敛而沉稳,步伐动作间带着一种精准至极的韵律,显然修为不低且纪律严明。他对着沈砺微微颔首,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沈公子,请随我来。殿主吩咐,带您前往‘静心苑’客舍暂歇。”
他的目光在沈砺眉心那若隐若现的枯荣印记上停留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惊讶与敬畏,但很快便恢复了古井无波。
“有劳执事。”沈砺拱手回礼,态度谦逊。他知道,在这等千年宗门内,即便是一名执事,也绝非寻常人物,更何况自己此刻身份微妙,伤势未愈,更需谨言慎行。
灰袍执事不再多言,转身引路。他并未施展什么惊人的身法,只是寻常步行,但速度却不慢,每一步踏出都精准地落在青石板特定的位置,仿佛暗合某种步法轨迹。
沈砺忍着左臂源核传来的隐隐作痛和身体的虚弱感,快步跟上。他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他们沿着一条宽阔的廊道前行。廊道并非建于平地,而是完全依傍着陡峭的山壁开凿而出,外侧是雕刻着云纹的石栏,下方便是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渊壑,令人望之目眩。廊道内侧的山壁上,则布满了无数模糊不清的古老符文与深浅不一的剑痕、掌印,似乎记录着久远年代的痕迹与厮杀。廊顶每隔数丈便悬挂着一盏青铜古灯,灯盏造型古朴,燃烧着青白色的冷光,将整个廊道映照得一片清冷,即便在白日,也显得幽静而肃穆。
沿途偶尔会遇到其他一些身穿各色服饰的玄天宗弟子。有的身着青色劲装,步履匆匆,神色冷峻,背负剑器;有的穿着宽松的蓝色道袍,三三两两低声讨论着什么,手中拿着玉简或罗盘;还有少数身着带有枯黄或翠绿边饰袍服的人,气息往往更加晦涩深沉,他们看到引路的灰袍执事,尤其是目光扫过沈砺眉心的印记时,都会微微驻足,投来或好奇、或审视、或略带惊讶的目光,但无一例外,都无人上前搭话,只是远远点头致意,便各自离去。
整个环境,都透着一股强烈的、井然有序却又冷清疏离的氛围。每个人似乎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规矩,极少有喧哗嬉闹之声。这种氛围,让刚从血火厮杀、颠沛流离中挣扎出来的沈砺,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陌生感,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玄天宗这等庞然大物的深厚底蕴与森严门规。
大约一刻钟后,灰袍执事引着沈砺拐入一条岔道,眼前的景象稍稍一变。
出现了一片相对平缓的山坡,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十座独立的院落。这些院落皆是白墙灰瓦,样式简洁古朴,彼此间隔颇远,被天然的林木或矮墙分隔开来,显得颇为清静。院门上方都悬挂着小匾,写着诸如“听松”、“观云”、“漱玉”等雅致的名字。此处的灵气似乎更加温和一些,少了主道上的那种冷硬感。
“此间便是静心苑,专供客卿、访客及部分内门弟子清修暂住。”灰袍执事在一处名为“竹韵”的小院前停下脚步,取出一枚墨玉令牌,对着院门一晃。门上流光一闪,无声开启。
“沈公子,您暂居此院。院内设有基本的聚灵阵、静室、丹房。每日辰时、酉时,会有外门弟子送来餐食与清水,置于院外石台,您自取即可。若无吩咐,他们不会入内打扰。”执事语气平板地介绍着,如同在背诵条例,“此为苑规玉简,请公子务必遵守。”说着,又递过一枚薄薄的青色玉简。
沈砺接过玉简,灵识微微一探,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条款:不得随意窥探他人院落,不得在苑内私自斗法,不得喧哗滋扰,不得擅带外人入内,不得损坏院内设施……条条框框,极其详尽,违者处罚从面壁思过到驱逐出宗不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烽烟淬剑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烽烟淬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