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还未散去,欧阳煦已经站在院子里练剑。归墟剑在晨光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剑尖偶尔闪过一抹蓝光。他全神贯注,每一剑都力求完美,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这一人一剑。
欧兄,该出发了!周子安的声音从隔壁传来。
欧阳煦收剑入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来了!
今天是招复考试的日子。两人简单吃了早饭,便匆匆赶往府学。街道上已经有不少考生在往同一个方向赶路,三三两两,低声交谈。
考场外,衙役们正在严格检查。欧阳煦注意到,相比第一场考试,今天的检查宽松了许多——毕竟能参加招复的,都是已经通过初试的童生。
听说招复主要考策论。周子安小声说,题目可能与时政有关。
欧阳煦点点头,他这段时间特意研读了不少朝廷邸报,对大玄国近年的政策变化有所了解。
进入考场,欧阳煦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考官很快宣布了考题——《论边关防御与民生之关系》。
果然...欧阳煦嘴角微扬。他研墨提笔,略作思考便开始书写。这篇文章他早有腹稿,结合自己游历时的见闻,从边关驻军的给养问题,谈到商路畅通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以商养兵,以兵护商的观点。
笔走龙蛇间,欧阳煦仿佛又回到了那片被山贼盘踞的山路,看到了商旅们战战兢兢的模样;又仿佛站在江边,目睹修士与鱼怪大战时凡人的无助...
两个时辰后,欧阳煦交卷离场。周子安已经在考场外等候,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没有讨论考题。
三日后,最终放榜。
府衙前的广场上搭起了高台,朱红色的榜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知府苏正德身着官服,亲自宣读名次。
云山郡甲辰科院试,第一名——连山县周子安!
周子安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台。苏知府将一方秀才巾递给他,温声道:少年英才,前途无量。
第二名——山阳县欧阳煦!
欧阳煦上台时,苏知府多看了他几眼:听闻你武道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器宇轩昂。
第三名——云山城苏清荷!
一位身着素色罗裙的少女缓步上台。她约莫十一二岁,眉目如画,举止端庄,接过秀才巾时,台下爆发出一阵喝彩——女子能中秀才已属罕见,何况是前三名,简直是神童!
请新科秀才们到府衙集合!一个衙役高声宣布。
---
府衙大堂庄严肃穆。知府苏正德高坐堂上,身着官服,不怒自威。三十余名新科秀才分列两侧,恭敬站立。
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苏正德声音洪亮,按惯例,本府要特别嘉奖前三名。
他目光扫过众人,在周子安、欧阳煦和苏清荷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第一名周子安,可免科试直接参加乡试;第二名欧阳煦、第三名苏清荷,需参加明年科试,合格后方可乡试。
顿了顿,他又道:另有一事相告。一年后将举行乡试,同时官府将选拔有志秀才加入军队,视修为分配官职,无需从小兵做起。有意者可提前准备。
应者寥寥。
离开府衙后,欧阳煦和周子安商量了一番,决定先在云山城住下。周子安要准备乡试,欧阳煦则想专心修炼。
---
买房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两人在城西找到两座相邻的四合院,环境清幽,离府学也不远。
这院子要价一千五百两。牙人搓着手,满脸堆笑,两位公子若是诚心要,可以便宜些...
欧阳煦大手一挥:就这个价,我要了。反正都是山贼的钱,他花起来毫不心疼,他还给宅子起了个名字:雅怡居。
周子安也买下了隔壁的院子,虽然小一些,但也足够用了。两人当天就搬了进去,开始了在云山城的定居生活。
---
春去秋来,转眼一年过去。
院子里,欧阳煦赤裸上身,手持一根六百斤的大铁棍,正在练习基础剑术。铁棍在他手中如臂使指,时而如灵蛇出洞,时而如泰山压顶。汗水顺着肌肉的线条滑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呼——一套剑法练完,欧阳煦长舒一口气,将铁棍轻轻放在地上。这一年来,他白天用铁棍练剑,晚上喝猴儿酒修炼《弱水三千》,修为突飞猛进,已经接近凡境大成。
最让他欣喜的是剑术的进步。那些最基础的刺、劈、撩、点、挡,在他手中已经化腐朽为神奇,每一招都浑然天成,颇有道法自然的韵味。
《幽影步法》虽然还未大成,但也已经登堂入室。现在他全力施展,能在百步之内留下十余道残影,寻常武者根本分不清真假。
隔壁传来的剑风声——是周子安在练剑。这位书生一年来也进步神速,不仅《无为心经》小成,剑术和步法也都入了门。
欧兄!周子安的声音从墙那边传来,知府大人召见!
---
府衙前,去年的新科秀才们再次齐聚。与一年前相比,不少人气质大变,有的更加沉稳,有的则多了几分锐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墟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青墟风云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