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北魏相州刺史元熙,乃是中山王元英长子,元英自攻克三关后,还朝病故,由儿子元熙袭封。元熙颇好学,具有文才,惟是性格轻躁浮动,常为元英隐忧。元英欲立元熙之弟元略为世子,元略固辞乃止。元熙之妻为于忠之女,借于忠之威权,骤然得擢升为相州刺史,又与清河王元怿素称友善,通问不绝。
元熙莅任时,时方初秋,忽然遇到狂风骤雨,酿成奇寒,冻死驴马数十匹,随卒数人。嗣复有蛆生长在庭院中。元熙曾经夜寝的时候,看见有一人与自己语道:“任城王当死,死后三日外,君亦不免;如或不信,但看任城王家。”
元熙恍惚相随,趋至任城王的家门前,果然看见四面墙坍,不遗一堵。正在惊叹,蓦然被鸡叫声唤醒,方知是梦。回忆梦境,恐兆不祥,于是告诸亲友,大都从旁劝解,说是梦不足凭。及闻清河王元怿被诬受戮,不禁怒从中来,便欲起兵讨罪。
于是元熙向北魏朝廷上表曰:“臣闻安危无常,时有休否。臣早属休明,晚逢多难。自皇基绵茂,九叶承光,高祖、世宗,徽明相袭。灵太后圣敬自天,德同马邓;至尊神睿纂御,神鉴烛远。四海晏如,八表归化。而领军将军元乂宠藉外亲,叨荣左右,豺狼为心,饱便反啮。遂使二宫阻隔,温清阙礼。又太傅清河王横被屠害,致使忠臣烈士,丧气阙庭;亲贤宗戚,愤恨内外。妄指鹿马,孰能逾之;王董权逼,方此非譬。臣仰瞻云阙,泣血而生,以细草不除,将为烂漫。况叉悖逆如此,孰可忍之!臣忝籍枝萼,思尽力命,碎首屠肝,甘之若荠。今辄起义兵,实甲八万,大徒既进,文武争先,与并州刺史、城阳王元徽,恒州刺史、广阳王元渊,徐州刺史、齐王萧宝夤等,同以今月十四日俱发。庶仰凭祖宗之灵,俯罄义夫之命,扫翦凶丑,更清京邑。臣亲总三军,星迈赴难,置兵温城,伏听天旨。王公宰辅,或世着忠烈,或宿佩恩顾,如能同力,翦除元乂,使太后至尊忻然奉对者,臣即解甲散兵,赴谢朝阙。臣虽才乖昔人,位居蕃屏,宁容坐观奸丑,虚受荣禄哉!”
元熙之妃于氏,援梦谏阻,元熙已经忿怒而不可遏,不听从妻之言,遽称兵邺上,称声要讨伐元爰和刘腾。
黄门侍郎元略,司徒祭酒元纂,俱是元熙弟弟,由洛阳奔至邺城,助兄长举兵。长史柳元章等佯为从命,暗中却嗾动部众,鼓噪入府,杀元熙左右下属,即将元熙、元纂二人拿住,锢置高楼。一面飞书传报在都中,元爰立派尚书左丞卢同,赍诏至邺,监斩元熙、元纂及元熙诸子。
元熙在临刑为五言诗,示其僚吏曰:“义实动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是节?将解七尺身。”与知友别曰:“平生方寸心,殷勤属知己。从今一销化,悲伤无极已。”
与此同时,元熙又贻僚友书道:“我与弟并蒙太后知遇,兄据大州,弟得入侍,垂训殷勤,恩同慈母。今太后见废北宫,清河王横遭屠酷,主上幼年,不能自主,君亲若此,臣子奚安?所以督厉兵民,誓建大义,不幸智力浅短,遽见囚执,上惭朝廷,下愧知交,流肠碎首,亦复何言!凡百君子,各敬尔身,为国为家,善勖名节!”
元熙发难,虽然若有可原,但是始谋不慎,徒死何裨?至元熙的首级被传至洛阳,朝廷亲旧莫敢过视,惟前骁骑将军刁整,竟而为其收埋,时共称为义友。
元熙之弟元略独得幸脱,走匿西河太守刁双家,约历年余。因内外索捕甚急,刁别双奔往梁国,梁朝廷封为中山王,领宣城太守。
北魏的元爰听闻元略受梁封,特遣使至建康,与梁朝廷通好。梁朝廷亦知北魏深意,虚与应酬,即日遣归罢了。
魏主元诩久疏定省,意欲朝母,向元爰陈明情况,元爰方才允诺。
正光二年三月,北魏孝明帝元诩在西林园朝见胡太后,文武百官侍坐,喝酒献舞。轮到奚康生跳舞,奚康生于是跳力士舞,每次转身,都看着胡太后,举手、蹈足、瞋目、颔首做出杀缚的姿势。胡太后明了奚康生的用意但不敢明言。
胡太后窥透微意,暗暗心喜,但一时未敢遽然言论。奚康生与元爰,本是转湾亲戚,奚康生之子奚难当,娶侯刚之女为妻,而侯刚之子又为元爰的妹婿,所以元爰幽禁胡太后,奚康生亦曾经与他谋划。
但是奚康生素来性格粗犷,气势强硬,与元爰同值禁中,往往因词气高下,致有龃龉,积久遂成嫌隙。也是一个小人。此时借着舞势,示杀元爰之意。胡太后毕竟聪明,默视良久,待至日色将暮,即命魏主元诩留宿北宫。
侯刚在旁道:“至尊已经朝讫,何必在此留宿?”
奚康生道:“至尊为太后陛下亲儿,太后有命,至尊不可不遵。”
胡太后乘势起座,即携住魏主元诩手臂,下堂径去。
既然进入宣光殿,在北宫中。胡太后挈着魏主元诩在上位坐,左右侍臣,分立阶下。奚康生仗着酒胆,即欲传朝廷从诏执拿元爰,不意元爰已经预防着急变,立刻指令军士,闯入殿中,七手八脚,就把奚康生牵拉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济公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