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冒烟雪西北风

首页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官路权途 神豪:开局十连抽亿万奖励 四合院从1953开始 透视眼鉴宝赌石,开局十万倍利润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四合院:从1958开始 官狱 东恒青云 戏假成真:演瘾君子这么像?查他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 冒烟雪西北风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全文阅读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txt下载 - 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小说

第242章 苏爷讲采参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二章 苏爷讲采参

二货三人组出发的前一天,三个人在家收拾装备。

苏爷雷打不动的过来送小活鱼,中午李老爷子和苏爷一起吃饭喝酒,苏爷听说长海他们要进山去找人参,当时笑的差点把酒喷出来。

“海呀!你当放山挖参随随便便就能去呀?还有你们就这么去?知道挖参啥季节进山吗?进山都有啥规矩?需要啥工具?”

长海尴尬的挠着头,李老爷子在旁边给长海打圆场“老苏哥,他们三个就是瞎胡闹,我看他们在家待的有点五脊六兽的,小海跟我说我就同意让他们去见识见识”

长海听苏爷这么讲应该是明白放山采参的一些事儿,于是赶紧给两个老头倒酒,询问苏爷关于放山的规矩。

苏爷喝了口酒,又夹了一根煎小鱼儿咽进肚子里才说“我呀当年年轻的时候,为了生活跟着参帮进过山,连放山带放木排你苏爷我整整干了十年,攒的钱才娶的媳妇儿,那真不是人招的罪呀!”

老苏爷停顿了一会儿,开始了自问自答的讲解模式。

“知道为啥采参叫放山吗?用别的词害怕惊了人参,知道为啥进山的参帮人数都是单数吗?因为就图一个下山的时候算上人参是个双数,图个吉利。”

“再说了你们现在去也不是个季节,大棒槌放你眼前你都认不出来,进山是有规矩的!”

这时候孙小欠跑过来找长海,也听到苏爷在这讲,于是赶紧问“苏爷您先跟我们讲讲人参是咋回事儿呗”

苏爷抹抹嘴,点上烟袋锅子,开口说“要说这棒槌呀!还得是咱们东北这旮瘩的好,关里也有,照比咱们这差不少,要说分布,从咱们这开始算往北到本溪,抚顺,新宾一线开始沿着长白山山脉一直往东北方向推,能到黑省的佳木斯,勃利,穆棱哪里都有分布,品质上来说,还是长白山周围的为最好,主要是抚松,通化,白山这周边的最好”

“都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可是谁又见过七八两的人参?还有啥千年人参,纯他妈扯淡!咱们村蔬菜研究所的张技术员给我讲胡萝卜(bei四声,方言发音)种植的时候就讲过人参,其实人参就是植物的肉质根,是人参储存养分用的,生长年限也就在六七十年”

“当年我们参帮的把头给我们讲过,采参看叶子,啥二甲子,灯台子,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当年我就见过一次,为了这颗六品叶参帮还死了两个人”

“人参长到六七十年以后,地上的杆茎就没有了,别管几品叶过几年再发出来还是从二甲子开始,所以有经验的老放山把头不会放过二甲子,因此二甲子虽说代表是二品叶,但是从叫法上就能看出来,一甲子代表六十年二甲子就代表超过六十年的参”

“都说人参是百草之王,可是低于十五六年的人参从营养成分上说还不如胡萝卜,因为它还没产生人参皂苷,这也是张技术员说的,嘿嘿!”

苏爷又给烟袋锅子续上点烟末,然后继续讲。

“放山抬参规矩大,你得拜祭山神老把头,这是放山人的祖宗”

孙小欠插嘴说“这个我知道,老把头叫孙良,嘿嘿嘿!跟我还是本家”

长海踹他一脚,意思让他别插嘴,苏爷笑的用烟袋锅子指指他继续说。

“把头爷死的地方就叫蝲蛄河,就在通化,当年我还去过那里,放山人给他立了块碑,碑上面刻的就是他死前写的那首诗,其实能把他当成山神老把头还是因为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话,再有入山迷路者,我愿当成引路神。”

“每年的阴历三月十六就是他的生日,放山人都要进行祭拜的,进山的讲究很多,忌讳也多,一般每年都是七月份到九月份是放山的最好季节,参帮进了山不能轻易开口说话,害怕惊到棒槌,遇到动物也不能直呼其名,比方说蛇就叫钱串子,耗子就叫媳妇儿,猫头鹰就叫喜鸟。”

“遇到人参不能瞎喊,得喊棒槌,然后回答他多大,发现的人再说几品叶,一般二甲子和灯台子不采,二甲子要看把头的意见,抬参也是抬大留小,遇到大货,抬完以后要在旁边的树上刻上兆头,就是在树上扒下树皮,再在树上刻上在这里啥时候抬的多大的参,这是告诉别人这里曾经出过大货,因为人参都是连片的,别的参帮看到后就会留意周围”

“参帮如果连着几天没有发现棒槌或者发现的都是灯台子,二甲子就得赶紧下山,这是山神老把头不赏饭吃,下山待几天然后重新祭拜老把头再上山”

“再给你们讲讲放山人用的工具吧,首先是索罗棍,这是放山人扒拉草窠子找参用的,一般就是蜡木,黄菠萝做的,长五尺二寸,也就是一米七三,取这个音,要起参,索罗棍一头大一头小,大头镶着五枚道光或者光绪年的铜钱,因为这两代皇上不吉利,这是用来鼓励放山人的,索罗棍不光用来找参,有事情还用它敲打树木通知同伴,在山里除了发现棒槌最忌讳大喊大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