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收回手指,没有半分迟疑,径直走向主控台。她的步伐沉稳而轻盈,几乎不带一丝声响。作战服早已与神经系统完成对接,视野边缘悄然浮现出“孤影”的半透明界面。她指尖翻飞,迅速敲击虚拟按键,调出曲速引擎校准程序,精准设定跳转坐标。
“航线锁定。”她的声音清冷如霜,在狭小的驾驶舱内清晰回荡,“第一节点,曲速等级三。”
陈默仍坐在驾驶座上,左手搭在预启键旁,右手垂落在膝前,纹丝不动,也未言语。唯有左脸那道旧伤,在曲速待机时泛起的幽蓝微光下,隐隐透出苍白的痕迹,仿佛尘封多年的裂痕被悄然撕开。
林昭将备用存储卡插入神经接口,启动离线扫描。数据流在“孤影”内部缓缓铺展,层层解密。未见病毒,亦无追踪信号,但加密级别竟高出军用标准两级——系统判定:高危信息源。提示弹窗跳出:建议隔离,暂不解析。
她面无表情地关闭提示,目光却久久停驻在星图投影的第七个中转点。那里赫然标注着“黑井舱-临时转移路径”,旁侧一行小字依旧清晰可辨:【指令来源:OC-23信号源,授权等级P-03】。
她没有再看陈默一眼。
“启动程序。”她下令,语气不容置疑。
陈默终于动了。指尖轻轻落下,按下了预启键。引擎低吼渐起,金属舱壁随之震颤。曲速核心开始充能,蓝色能量如江河奔涌,在管道中疾驰流转。倒计时自动浮现:9分17秒——联邦舰队抵达时限。
第一次跃迁,准备就绪。
林昭立于主控台侧,左手始终悬在腰间的武器接口上方,指节微绷。她不断切换视角,从“孤影”中调取陈默的生命体征。脑电波平稳,心率正常。可每隔17秒,他的额叶便会出现一次短暂的高频脉冲,持续0.3秒——波形特征,竟与苏璃使用的脑波同步器部分吻合。
这不是自然波动。
是程序正在运行。
她神色未变,却已在暗中开启系统低频监控模式,持续追踪陈默的脑波轨迹。只要其大脑出现攻击性峰值,她能在0.2秒内切断神经反应延迟,第一时间发动反击。
倒计时归零。
空间骤然扭曲,“破晓号”猛然撕开曲速航道,瞬间消失于原空域。
第二次跃迁前,引擎进入预热阶段。林昭忽然察觉异常——信号过滤协议被人手动覆盖!一组陌生代码悄然替换了原有防御机制。她立即调取操作日志,瞳孔微缩:执行者:陈默;时间:三分钟前,正是跃迁准备的关键时刻。
她的指尖死死抵住武器释放钮,目光如刀般钉在他的后颈。只要他稍有异动,刀刃将在毫秒之内穿透皮肤,切断神经束。
陈默似有所感,缓缓开口,嗓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那是守夜人给我的反追踪算法……来自OC-23信号源。”
他并未回头,只是慢慢松开控制杆,双手掌心朝上,轻轻摊放在膝头,毫无防备。
“你妹妹最后一次心跳频率是87.3……和这段代码的基频一样。”
林昭瞳孔骤然紧缩,呼吸一滞。
她立刻通过“孤影”调取三年前的医疗记录——林璇昏迷时的心率确为87.3,误差不超过±0.2。这个数据从未公开,仅存于实验基地最深层的绝密档案之中。
系统比对完成:匹配度99.1%。
她依旧没有放松警惕,指节仍紧扣武器钮,但最终,还是缓缓收回了手。
代码保留,航行继续。
第二次跃迁顺利完成,“破晓号”脱离原坐标三千光年。联邦舰队的信号暂时中断。
第三次跃迁准备启动。
就在引擎充能至68%之际,“孤影”突然弹出刺目的红色警告:【检测到非联邦制式能量信号,来源未知,正沿神经波动轨迹逼近】。
林昭迅速切入后视量子影像。
画面中,十二个光点悄然出现在曲速残迹之后,呈螺旋状排列,移动方式完全违背常规导航逻辑。它们不依赖引力场,也不遵循惯性轨迹,反而像是顺着某种无形的思维频率前行,仿佛能提前预判“破晓号”的每一次跳跃。
她立即启动图像分析模块,将光点阵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
数秒后,系统锁定高度相似图案——沈烬机械义肢上镌刻的《神曲·地狱篇》第三段诗句的排布结构。字符间距、转折角度、螺旋密度,完全一致。
匹配度94.7%。
这不是巧合。
林昭眼神骤冷,低声呢喃:“他不是在追我们……是在读我。”
她终于明白,每一次使用“孤影”,都会释放微量的神经波动残迹。这些信号本应被屏蔽,但她连续高强度调用系统,加之陈默替换的反追踪代码可能放大了生物信号特征——她的思维频率,正在被捕捉。
而沈烬,靠着义肢上的诗句编码,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他在用她的神经活动,推演她的逃亡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请大家收藏:(m.qbxsw.com)星际独孤:天才特工的复仇游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