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颖无奈,只得退到宫门外,每日清晨便来等候,一连三日,均被侍卫阻拦。第四日,他正欲上前争辩,却见黄潜善身着紫袍,在一众随从簇拥下,缓步走出宫门。
黄潜善一眼便认出了宗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故作惊讶道:“这不是宗学士的公子吗?为何在此徘徊?”
“黄相公!”宗颖强忍心中怒火,躬身道,“晚辈奉父命前来呈递紧急疏文,求见官家,奈何侍卫阻拦,未能如愿。还望相公代为通传!”
黄潜善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说:“宗公子有所不知,官家近日龙体欠安,又要筹备水战事宜,实在分身乏术。宗学士的忠心,官家与朝廷都知晓,但北方战事,有宗学士与王将军坐镇,足以安稳。疏文之事,不如交由老夫代为呈递,公子也好早日返回黎阳,免得令尊挂念。”
宗颖心中一凛,知晓黄潜善又想故技重施,当即道:“多谢相公美意,但此疏乃父亲亲笔所书,言辞恳切,必须面呈官家,方能表其赤诚。还望相公通融!”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黄潜善脸色一沉,语气冷了下来,“宗公子,休要不知好歹!如今江南安稳,官家在此安居乐业,何必听你父亲那些危言耸听?东京乃是非之地,金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官家岂能以身犯险?你父亲屡次上疏,无非是想邀功请赏,扩充势力罢了!”
“你胡说!”宗颖怒不可遏,双目圆睁,“我父亲一生忠义,为国鞠躬尽瘁,岂容你这奸贼污蔑?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你却在此粉饰太平,阻挠官家还京,你才是国之罪人!”
“放肆!”黄潜善身旁的随从厉声呵斥,纷纷上前围住宗颖。黄潜善冷笑一声:“宗公子年轻气盛,老夫不与你计较。但宫禁之地,岂容你撒野?来人,将他带下去,好生‘招待’一番,让他知晓规矩!”
就在此时,宫中忽然传来内侍的声音:“官家有旨,宣宗泽之子宗颖觐见!”
黄潜善脸色一变,没想到赵构竟会突然宣召,只得悻悻挥手,让随从退下。宗颖心中一喜,连忙整了整衣衫,跟随内侍走进皇宫。
御书房内,赵构斜倚在铺着软垫的御座上,手中依旧把玩着那枚玉佩,神色慵懒,眉宇间不见半分忧色。黄潜善与汪伯彦分立两侧,眼神闪烁,暗中观察着赵构的神色。
宗颖躬身行礼:“草民宗颖,叩见官家!”
“平身吧。”赵构的声音平淡无波,甚至未曾抬头看他一眼,“你父亲又让你来呈递疏文?说吧,此番又有何事?”
宗颖起身,从怀中取出疏文,双手高高举起:“官家,此乃家父亲笔所书,关乎中兴大业,还请官家过目!”
内侍上前接过疏文,呈给赵构。赵构漫不经心地展开,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迹,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有些不耐。当看到“欲偏安江南一隅,此非可鄙之甚乎”一句时,眉头微微一蹙,但终究未曾发作。
黄潜善见状,连忙上前道:“官家,宗学士忠心可嘉,但未免太过危言耸听。如今金军势大,东京紧邻前线,安危难料,官家坐镇扬州,方可保全自身,徐图后计。宗学士此举,怕是急于求成了。”
汪伯彦也附和道:“黄相公所言极是。江南富庶,粮草充足,足以支撑朝廷运转。待我军操练水军有成,再徐图北伐不迟。何必急于一时,让官家以身犯险?”
赵构放下疏文,轻轻叹了口气,看向宗颖道:“你父亲的心意,朕知晓了。他为国操劳,忠心可嘉,朕心甚慰。只是还京之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你且回去告知你父亲,让他安心镇守北方,朕自有安排。”
“官家!”宗颖急声道,“如今正是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伊洛已复,滑台固守,义军云集,民心所向,若此时官家还京,必能号令天下,挥师北伐,一举收复失地!若再迟疑,民心离散,义军心寒,再想恢复中原,便难上加难了!”
“朕知道了。”赵构的语气依旧平淡,甚至带上了几分敷衍,“你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下去歇息吧。朕会赏赐你些财物,早日返回黎阳,转告你父亲,切勿急躁,凡事以大局为重。”
宗颖还想再劝,却见赵构已闭上双眼,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黄潜善与汪伯彦也纷纷上前,假意安抚,将他送出御书房。
走出皇宫,扬州的暖阳照在身上,宗颖却只觉浑身冰冷。他望着这座富丽堂皇的都城,心中满是失望与愤懑。赵构的敷衍,黄汪的奸佞,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希望。
几日后,宗颖带着赵构的“赏赐”,黯然离开了扬州。马蹄声踏过扬州的青石板路,他没有回头,只觉得这座繁华的都城,处处透着令人窒息的腐朽。黄河的涛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那是中原百姓的呼唤,是前线将士的呐喊,而这一切,在偏安的君王眼中,竟如此不值一提。
洛阳城头,宗泽依旧每日远眺南方。当他看到宗颖落寞归来的身影时,老将军心中已然明了。宗颖跪在他面前,含泪禀报了扬州的所见所闻,以及赵构的敷衍之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马冰河肝胆照请大家收藏:(m.qbxsw.com)铁马冰河肝胆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