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刘黑七的战斗从拂晓打响,枪声瞬间撕破了山谷的寂静。刘黑七的匪徒虽悍勇,却架不住官军训练有素、攻势凌厉。田督军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故意在西侧留出道口子,引得慌乱的匪徒争相逃窜,却正好撞进早已设好的伏击圈。子弹像飞蝗般穿梭,手榴弹在匪群中炸开,浓烟裹着惨叫直冲云霄。匪徒们平日里的嚣张气焰被打得烟消云散,有的丢了枪往石缝里钻,有的慌不择路摔下悬崖,原本严密的匪阵瞬间溃散。
这场仗打了整整一天,夕阳西下时,战场终于沉寂下来。清点战果时,虽然匪首刘黑七竟趁着混乱被他的后背土匪救了出去,带少数亲信逃了,但此役累计打死打伤匪徒一千三百余人,缴获马匹、粮食无数——这是历次剿匪中从未有过的大胜,刘黑七苦心经营的势力根基,算是彻底动摇了。消息传到济南,省府韩主席大喜过望,当即下令对田督军通令嘉奖,赏银五千两,还特意提及在战斗中主动支援官军、守住侧翼防线的万家寨,称其“乡勇齐心,助剿有功”。
万家寨此番剿匪,寨主万老爷子带着百余乡勇,拿着土枪、大刀守在进山要道,硬是拦住了三股试图增援的匪徒,为官军主力作战争取了关键时间。韩主席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样的忠义村寨该好好表彰,不仅下拨了一批当时堪称先进的武器——二十支汉阳造火枪、两门过山炮、五十枚手雷,还特意命人赶制了一块红底金字的大匾,匾心题着“忠勇护国”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边框还雕刻了祥云纹样,显得格外庄重。
送匾那天,万家寨热闹得像过年。省府派来的专员带着卫队,抬着大匾缓缓走进村寨,寨民们都穿着干净衣裳,扶老携幼站在道路两旁,脸上满是自豪。万老爷子穿着新做的青布长衫,领着寨里的长老早早等在寨门口。专员亲手将大匾交给万老爷子,高声宣读嘉奖令:“万家寨乡民,忠勇可嘉,护国有功,特赐此匾,以彰其德!”话音刚落,鞭炮声便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卫队士兵还朝天放了三枪,引得寨民们阵阵欢呼。
随后,四个精壮的寨民小心翼翼地抬起大匾,将它挂在万家寨正门的门楣中央。红底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路过的人远远就能看见。自此,万家寨的名声传遍了鲁中乃至周边省份——人人都知道,那个挂着“忠勇护国”大匾的村寨,不仅有敢打匪徒的乡勇,还有官府赏赐的精良武器。后来有小股匪徒路过万家寨附近,听见寨子里传来的火枪试射声,便吓得绕路而走,再也不敢靠近。
这场没抓住刘黑七的剿匪战,虽有遗憾,却成了鲁中治安转折的关键。而万家寨因这场战役获得的荣誉与实力,也让“忠勇”二字,成了刻在村寨骨子里的印记,代代流传。
鲁中大地被皑皑白雪裹得严严实实,北风刮过万家寨的青石墙,发出呜呜的嘶吼。可寨子里却没半分冬日的慵懒——演武场上,两百多名家丁身着厚棉袄,握着汉阳造火枪列成整齐的队伍,大牛握着腰间的刀鞘站在队前,粗哑的嗓音穿透寒风:“都给我精神点!如今世道乱,寨外土匪抢商号,城里洋人欺百姓,咱手里有枪有炮,练不出真本事,咋护家护商?”
这场冬训,是万老爷子早早就定下的主意。自打上次协助田督军剿匪后,万家不仅得了“忠勇护国”的匾额,更攥着二十支火枪、两门过山炮和五十枚手雷。可家丁们大多是种过地、赶过车的庄稼汉,此前拿着土枪打个野兔还行,真要摆弄这些官府制式的武器,连枪口都常常对不准。偏偏近来各地愈发不太平:大连商号的货船在港口被洋人无理扣留,青岛分号夜里遭小股土匪撬门,烟台的伙计送信时还撞见绑票的——远在沿海的商号频频告急,让万老爷子下定决心,趁着隆冬农闲,把家丁队伍好好打磨一番。
负责训练的四个头领,各有拿手本事。大牛早年在镖局当过趟子手,拳脚功夫过硬,专管近身格斗和队列操练;二虎熟悉山野地形,剿匪时曾带着乡勇抄过匪徒后路,如今教家丁们雪地潜伏和侦查;柳大在官府当过兵,懂火枪和火炮的原理,负责讲解武器操作;吴石头力气大,能扛着弹药箱跑三里地,专门训练体能和武器搬运。
天刚蒙蒙亮,训练就开始了。先是半个时辰的体能训练,家丁们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绕着寨子跑圈,跑在最后的要被吴石头罚举石锁。有个叫狗蛋的年轻家丁体力不支,跑着跑着就慢了下来,吴石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现在多流点汗,将来遇到土匪才不会掉眼泪!你想想烟台商号的王掌柜,要是咱护院的跑不快,他被土匪绑了,谁去救?”狗蛋听了,咬着牙又加快了脚步。
上午的武器训练最是关键。柳大蹲在雪地里,手把手教家丁们装卸火枪:“先拉开枪栓,检查枪膛有没有积雪,装子弹时要快,不然敌人的枪就先指着你了!”他边说边演示,手指在冰冷的金属部件上灵活转动,可有的家丁冻得手指僵硬,子弹总也塞不进枪膛。柳大也不着急,让大家把手揣进怀里暖一会儿,再接着练,直到每个人都能在十秒内完成装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请大家收藏:(m.qbxsw.com)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